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明末大寨主 > 第六百六十三章 养蛊之策

第六百六十三章 养蛊之策(3 / 5)

这个套子里斗,而且要始终斗而不破。

他其实很讨厌外部商人这个称呼,但是与那些追随大乾脚步的商人一般,做生意真的很让人觉得不舒服。

现在斗了一个多月,扬州盐商也被逼到了绝路上,不得不咬牙亮出了他们的底线,认下楚行给外部商人摊派的巨额会费。

可刘世梅却很忧虑,从楚行放出的风声来看,大乾新朝的盐政,必须是另一番面目。

他仔细研究过,看透了楚行的用心,那就是把盐业作成利薄之业,好让他们盐商把银子从盐业上抽出来,投到扬州正兴起的“新业”上,什么钢铁、机械、玻璃、水泥和丝麻等等,无所不包。

平心而论,刘世梅也不是没想过试水这些新业,但盐业是本业,怎么也不能丢。如果新业闪了腰,盐业又撑不起来,他刘家就要自他手上败落。

问题是,大王还没出什么牌,盐商就被逼得亮了底牌,这形势真是不妙。

“父亲,可是在忧虑盐政一事?”

正沉思时,有人在旁低唤,是他的儿子刘文熙,一直照看着部分家族生意,是自己未来的继承人。

“你对大王这盐政有什么看法?”

自己这儿子很是聪颖,历练也足,刘世梅想听听他的意见。

“儿子回扬州,也是来劝父亲的,赶紧去求大王,让自己试行新政!”

刘文熙的话让刘世梅两眼圆瞪,不仅要认可这新政,自己还要抢着试行?

楚行的新方案很简单,盐与它业同等而视,再无纲引之设,一县之内,民自产,商自贩,价格随行就市。

但若要跨县,因为其他县有一定自筹财政之权,就有可能受他县的稽核征税。所以只有在工商署注册,入了外部商人的盐业公司,才能免此税款,通行全境,这是针对运商。

而从灶户那收盐的场商,若是不组公司,不仅不受外部商人庇护,运商也能随便从他碗里抢生意。

先不提废除纲引是取消了盐商的世袭特权,就说这“公司”,需要十人共资,等于把家业拱手分摊,盐商们自然是难以接受。

其他条款,诸如盐业公司需要缴纳若干底金,用作盐价补贴的预赔,盐商们都只当是另设名目的报效。此外新政的盐税还分了场税、运税和市税,从表面上看,比明廷时期的课派沉重许多。当然,算这帐的时候,他们都刻意忽略了盐引和孝敬。

“父亲,对怠业之人来说,这新政有如猛虎,可对勤业之人,这新政却是坐大的绝好机会!”

刘文熙两眼发亮,他年轻气盛,自然是往着好的一面看。

他的观点很明确,旧日全是靠关系,不是靠本事,而他们刘家,从灶户起家,一步步走到现在,全是靠本事。

楚行这新政,不仅削去了官府暗处的盘剥,还放开了全境的市场,不再如之前那般,有谁谁经营某区的限制,有能耐的,他日就算不能独掌扬州盐业,分到几分之一的盘子,也是很有希望的。

“这我知道,可家业以稳为重,怎能如此冒险?”

刘世梅做了几十年生意,自然是求稳。

“跟着这大乾新朝,难道不是冒险?既然已经赌了,还畏首畏尾做甚?”

刘文熙鼓励父亲,接着压低了声音。

“儿子跟扬州票行的陈执事很熟,他有朋友在户部,说起盐政时,就透过风,大王是希望盐业这一摊子,未来就由几家场商起家的大商号担起来,说什么,这是抓大放小之策。”

刘世梅微微抽了口凉气,果然如他所料,是要将他们盐商丢进蛊里,抓大放小……骨子里还是明廷的管制之策,却是建立在他们盐商自己争斗的基础上,相比之下,直接握有灶户的场商自然要占不少便宜。

“我

最新小说: 神话版三国 五代风华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状元郎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