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团这边是扑来一股凛冽冰雹,西华兵那边则正下着腥风铁雨。
加强团的强力一些的火炮都调了去轰击西华城,此地只有八门优质火炮上阵。
半里也就是三百多步,已经在团属火炮的射程极限,第一轮开花弹就在十多米高的半空炸开,像是一团团礼花,轰得西华兵的血肉混着尘烟冉冉升腾。
“哎哟……这些炮手的手艺可真精!”
换了阵营的观摩团里,一众前伪明军官下意识的缩了缩脖子,早先在战场上,大乾的火炮一上阵,就让他们吃了大亏。
那血肉淋漓的场面,很多人一辈子都忘不了。不过现在倒是不一样了,他们迷途知返,站在了“天兵”这一边。
“炮手是不错,工匠手艺更是不错。”
薛再兴补充了一句,开花弹的工艺缺陷已经渐渐克服,可靠性大大提高,这要归功于孙元化以及一大堆西洋传教士的努力,虽然现在还达不到楚行和孙元化心中的需求,但是已经有长远的进步,而且客服了早炸的问题。
为防万一,同时也是照顾炮手心理,现在的火炮都改了外形设计。大架轮,厚木板炮盾,粗短炮口从炮盾中间伸出去,看起来很是摄人。
靠着大架轮,火炮的复位非常快速,不到十息,第二轮开花弹又在西华兵的阵前上空炸开。
两轮十六枚开花弹,其实只造成了不到百人的死伤,但混乱却如涟漪,波及到了这万人队里。
就见那片人潮前后拉扯,正有溃裂之势。显然是一时没拿定主意,到底是先后退避炮,还是向前冲击。
“该出第二招了……”
万为钢叹气,他是在为西华兵默哀,即将出的第二招,结果如何,他看都不用看。
果然,西华兵很快就统一了意见,向前涌动,从半里外冲到百步外,期间飞天炮又轰击了两轮,人潮顿时被尘雾分割,变得模糊不清,就看见数百悍勇选锋冲在最前面。
这些选锋在几十步外被加强团散兵挡住。
散兵里有神枪手,有掷弹兵。线膛枪将冲在最前面的悍卒击毙,掷弹兵丢出加了木柄,便于投掷的手榴弹。
这两轮截击将那些选锋的箭头阵打散。
接着顶盔着甲的掷弹兵抡起长刀斧头等个人擅长的冷兵器,把西华兵的选锋牢牢挡住。
就在散兵和选锋对阵的时候,让万为钢、赵希年等人心弦震动的鼓点响起了,加强团的横阵前移,和明军的距离缓缓拉近。
这时候选锋和散兵的战斗再无意义,双方都各自归阵,草地上弃下的近百具尸体,成为这一处血肉漩涡的奠基。
“现在就逼攻,会不会太早?”
万为钢在短训班里最为用心,见眼下加强团的动向不合操典,有些诧异。
操典明确要求,在宽阔战场列阵而战,须等候对方主动进入攻击范围。
“得看具体情况,操典是考虑了敌军骑兵的存在,要以不变应敌军之变,可现在这西华民勇没什么骑兵,北面又临江河,此时还坐等敌军来攻,就显得太被动了。”
立刻有人搭话道,万为钢点头,其他人也都恍然,看来这战场拿捏,还真是有大学问。
接着的讨论声就被杂乱的枪声淹没,西华兵的第二招出手了,火铳弓箭伺候。
晚明时期,正是冷兵器向热兵器转换的时代。
火绳枪和火炮的普遍应用,让古时的军阵再没了效用,冷热兵种的结合,都围绕着怎么发扬冷热混杂而生的复杂火力层次这个问题作文章。
明军在大乾手底下不断吃亏之后,也开始革新,并逐步学会了大乾早起的作战套路。
并开始使用叠阵。
大的叠阵,炮在前,火铳弓箭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