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摇头相对,“我是说王上固然不显一丝凌乱,但是往日里却也早就一次次召开会议,寻求方略了,可这一次呢?虽然一直军议,大王却并没有主动寻求方略的意图,可见王上内心是有一份属于自己的账的。”
齐岐山陡然怔住。
“关于陈二黑诸将的战斗力,具体如何,确实缺乏大战的检验,到了战场上是否会如同第二兵团一般,前期打的异常艰难未尝可知,你也觉得我的想法,有些过于忽视了大乾上下的齐心协力,但是至于未来怎么打,还是需要大王乾纲独断的……”李岩言辞恳切,“所以,齐大人,咱们各司其职,做好本职工作,为大王尽心谋划即可,至于未来战事该怎么打,王上心中肯定有谋划的。”
齐岐山沉默片刻,重重颔首。
但刚一点头,整个马车便狠狠晃了一下,引得二人在车内齐齐晃了个趔趄。
“出了何事?”齐岐山一时气急。
而与此同时,李岩却本能握住手边佩刀……战事紧要,齐岐山是实际上的整个大军后勤总管,李岩自己则是总的参谋军事,须防刺杀。
但马上,马车外便有随从禀报:“并无大碍,乃是城外新入兵马太多,路口绵延不断,马刚刚又太快,一时失序……”
这倒是寻常事了,实际上之前二人便听得甲胄车马声音不停,只是没在意而已,而现在既然车子停住,张刘二人便干脆一起出了闷热的马车,顺势喘一口气。
不过,二人刚刚一下车,便一起愣住。
因为眼前兵马连绵不绝,旗帜、甲胄一应俱全。
这些其实都可以理解,因为有援军抵达颍州肯定是要穿戴整齐,以展示军威的。
但真正的问题是旗帜和甲胄有些过于多了,甚至像极了传说中的第三乙等作战旅。
这就是问题所在了,谁都知道眼下是第一兵团所担负的使命到底有艰巨,肯定不可能大规模抽调部队的。
而眼前这支部队,不仅仅甲胄像极了第三乙等作战旅,而且战马数也多的吓人。
“这是哪路兵马?”齐岐山目瞪口呆。“从何处而来?”
“这不是哪路兵马,这是大王的仁义之名!”一旁的李岩笼着手,看着已经过去的一名将领,在苗字大旗下,耀武扬威的在自己身边儿走过。
却丝毫不顾及身边两位朝中大臣的感受,最后无奈道:“这是苗人凤的队伍,主动投靠大乾的。”
原来苗人凤不仅仅是自己投靠的大乾,而是凭借其威名,迅速整合了大批河南、湖广、四川等地的起义军。
这些起义军虽然被朝廷大军镇压的不成样子,但是却也未曾放弃对于朝廷的抵抗,如今大乾国主坐镇颍州,他们也千里迢迢赶过来投奔。
苗人凤将自己手下的兵士一股脑的集合到了颍州,着实使得颍州震动了一把。
兵马不多,还抵不过李自成后期动不动一个将军拉出来的兵马多。
但是在这个时代,出去逛一圈,便能圈出来七八千军队的人,可真的不是一般的大才了。
而且,这支部队的出现,对于颍州来说,是绝对有非同小可的意义的。
首先,在这个极其敏感的时期,所有人都在盘算着未来的决战的时候,双方兵马一丁点的变动,都会引起战争的走向的时候,这七八千人的出现,足矣让很多人为某个趋向加一些砝码了。
其次,之前苗人凤出现在军议上,大家在心里是颇为看不起这位草莽出身的人物的,因为大乾就是靠镇压同行,收编同行起家的。
大家都在心里不怎么认可同样起义军出身的苗人凤的。
可当苗人凤的部队出现在颍州的时候,这几乎是一个无法躲避的政治宣告,那就是我苗人凤不是你们想象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