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明末大寨主 > 第五百九十三章 不快

第五百九十三章 不快(2 / 5)

义勇队,准备支援朝廷。

而朝廷也给出了相当不错的待遇,战争时期,义勇军的待遇,除却武器装备,伙食和饷银,一律按照大乾将士的标准配置,且立下功勋等同于大乾正规军。

内阁则迅速联合各部,出台了一系列诸如大乾优先购买权,大乾的爵位,甚至于优先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

咱再转过话题,话说当初的翰林院编修周凤翔,亲自跟副旅长陈二牛一起去做了一趟接生婆,面对那血淋淋的场面,一度抑郁的吃不下饭。

乃至于待大乾国主的大纛抵达军队,国主与虎贲旅禁卫军进入大营,更多的新鲜消息传来,周凤翔这才回过神来。

不过,这一次并非是这位翰林院编修摄于天威之类的东西,而是所有人几乎人人愤慨,有些人甚至当场失控,喊着要将明狗杀光之类的字眼。

倒不是楚行亲征,让将士们感动的不行。

而是大乾国主的到来,情报部门向将士们公布了一份崭新的情报。

事情是关乎于山东兖州府和东昌府的,那些被朝廷攻克的地方,遇到了惨无人道的迫害,首先是那些被分配给百姓的土地,瞬间为那些逃亡在外的士绅重新夺回来,老弱妇孺直接挂在杆子上暴晒。

大乾的情报部门一向是非常专业的,为了增加说服力,还专门誊抄了画像和带回了那些被摧残的老乡,看着腿脚已经被砸断,脸上也满是疤痕的老乡在控诉明军的残暴时,那种冲击力是非常巨大的。

其实这份情报,在传达给前线将士之前,已经在大乾不少人的愤慨,尤其是学堂之中的孩子们,一个个接受的大乾的所谓的救民主义思想最多,孩子们的思想更为忠诚,直接集体罢课,请愿随大军出征。

甚至有童子军的孩子,直接以利刃割破手指,发誓不惧生死。

而带队的夫子亦言,既然大王说,地部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皆有抗击伪明之责,为何他们不能上前线,手刃了暴明的刽子手呢?

至于不少刚刚从伪明投靠过来的读书人亦或是官员,更是连家门都不敢出,甚至于将国主的救民主义,用红色的纸张抄写,粘贴在大门之上,以示尊崇,生怕愤怒的大乾百姓,将家门砸了。

然而,回到眼前,情绪引爆之后,整个大乾都给人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整体上来讲,就是多了一种向心力,凝聚力。

“大王,请恕臣直言,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是愚民、贫民之术,可大乾却反其道而行之,扶贫且启民智,臣担心虽一时得其利,最终大乾反而为之所反噬。”

天气炎热,太阳要在白天呆很久才能落下,而中军大帐之处,随军的军机处行走申济芳忍不住开口说道。

这小子化名徐济芳参加的科举,取了探花之名。后来经过大乾的情报部门的甄别,才知道了其真实身份,差一点被斩首。

不过楚行却非常欣赏他的才华,将他留在身边儿培养。

“大乾本来就是行救民救国之事,若不富国强民,开启民智,如何对得起救民主义?还动不动就是伪明那一套愚民、贫民之术,却不知道尚书有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道理么?”刘必显本能的冷笑,便要开口训斥训斥这个新来的小老弟。

但却见大王忽然转过身来,巡视众人,硬生生的将到了嘴边儿的话给咽了回去。

“申卿所言却是很有道理的。”

出乎意料,转过身来的楚行却根本没有驳斥他,“人欲无穷尽,所以理学家有云,要穷天理,灭人欲,压制人的本性,控制人的欲望,使人人做圣贤,便国家自身没有争端,天下也就安稳了。所以大乾扶贫困启民智,确实算不上什么上策,甚至于将来必为其所反噬,使国家难以管控。”

“毕竟一知半解,

最新小说: 将北伐进行到底 慌!把前夫扔给白月光后,他疯了 诸天:数值怪从北宋末年开始 女穿之大理皇朝 谍战:红色掌柜 穿越后,全家集体当逃犯 谍战魅力在生活诡道里 农家穷叮当,科举当自强 帝秦设计师 将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