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明末大寨主 > 第五百一十六章 国子监改革

第五百一十六章 国子监改革(2 / 3)

是,大乾的国子监只是个披着羊肉的假货,他的真实身份应该叫大乾京师大学堂更合理一些。

可惜的是,尽管楚行和大乾的高层百般努力,国子监真正厉害的点,依然是四书五经,理科水平依然很差劲。

国子监和讲武堂乃是大明的一文一武的两只手臂,不过很明显其教育模式和未来的方向是完全不同的,以讲武堂为代表的机构,明显是培养军校生,是为军队培养人才服务的。

而国子监培养出来的人才,是要走上科研道路,亦或是走上行政道路的。

没办法,这个年代,如果不以当官为吸引力,很少有人愿意为大乾效力的。

尤其是大乾的统治根基,还有一大半在山东这块土地上。

而这一次科举,一方是是大乾对外的政治宣传秀,告诉世人我们已经是真的朝廷,真的政权,另外一方面也是为国子监选拔优秀的生源。

其实除了讲武堂、以及国子监这种纯粹的政府机构式的培养人才机构之外,其实楚行还有另外一个单独的培养渠道。

这个渠道更加全面,对大乾对他也更加忠心,行动力更强。

那就是童子军里面的儿郎们。

因为征战和灾荒,大乾几乎每到一地,都会收容大量无家可归的小乞丐。

这些孩子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过着随时可能命丧黄泉的日子。

是楚行给了他们一条活路,给了他们一个长大成人的机会,所以这群孩子的忠心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一开始,对于这群孩子的未来,楚行的想法是比较简单的。

那就是将童子军当做育婴堂亦或是孤儿院,提供一些基本上的学前教育,等到他们长大之后,再去高等学府。

但是最近楚行却改变了最初的想法。

因为楚行格外关心童子军的成长,所以很多时候即便是他再忙,也会抽时间去教导他们。

在这个过程中,楚行意外的发现,在站乱叫中存活下来的孩子,可塑性更强,接受知识的能力也更快。

因为他们被抛弃过,更知道表现出自己价值的重要性。

而且他们本身也是一张张白纸,不像是自幼接受儒家教育的孩子一样,头脑上已经打上了钢印一般的束缚。

甚至有些孩子的优异表现,让传教士们大为惊叹,夸赞楚行手下的少年郎们,比西方的天才都要强。

不过在楚行看来,这些传教士口中的天才,也就是相当于后世小学水平,好一些的可能会达到初中一年级的水平。

然而即便如此,楚行也是大喜过望,为此他是特地更改了童子军的培养方式,并且决定把那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挑选了出来,然后由楚行继续亲自教导。

在这个时代里,没有人比楚行拥有更渊博的科学知识的!

至于其他学习成绩一般的孩子,也是不再继续补充进入国子监或者是御学堂,而是继续在童子军里学习,反正讲武堂和国子监也没不能提供比童子军更好的教育。

并在童子军里执行了全新的年级制度,仿照后世,建立育幼班、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如此一来,便是十五年的人才教育。

并且这个区分是不单纯以年纪为标准,而是以学识水平为基础。

实行年级制度后,对童子军里的少年们统一安排了考试,考试不合格者一律为一年级学生,考试合格者升入二年级,然后对二年级学生再进行考试,合格者升入三年级,一次类推。

考试不合格,只能蹲级。连续两次蹲级者,只能离开。

目前童子军里的五百多名少年里,三分之一还是一年级,另外还有三分之一是二年级,而越是高年级的学生则是越少,等到了六年级阶段的学生,已经是只

最新小说: 农家穷叮当,科举当自强 将陨 帝秦设计师 慌!把前夫扔给白月光后,他疯了 穿越后,全家集体当逃犯 将北伐进行到底 谍战:红色掌柜 诸天:数值怪从北宋末年开始 女穿之大理皇朝 谍战魅力在生活诡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