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明末大寨主 > 第四百七十八章 谁说大明没有大捷的?

第四百七十八章 谁说大明没有大捷的?(2 / 3)

是能够造的。

其实明朝的武器一点都不落后,甚至在世界上处于先进水平,其实最主要的问题,只是大明没有钱去真心实意搞生产。

就拿孙元化来说,他造的火炮,可是将女真人炸得够惨的。

如果举国之力搞火器,对大乾来说,确实是个麻烦事。

毕竟大明之中也不都是昏庸之辈,万一有几个明白人,看出了宋统殷的破绽,而良好的火枪又在大明蔓延,那可能真的是相当麻烦的。

不过仿制伪乾贼军的火枪和火炮,乃至调用边军以及水师的佛郎机炮,那都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宋统殷自己琢磨,数万大乾救民军已经南下,不用多久就能够抵达安东城下了,自己一点都不意思意思有些说不过去。

宋统殷想了半天,也没想到啥靠谱的办法。

最后也只能是继续加固城防,尤其是城墙必须加固,其次则是继续征召青壮,训练部队,再就是向兵部侍郎刘宇烈求援了。

宋统殷在求援书信上直言,乾贼五万余人南下,单凭安东两万余官兵,怕是难以为继,还望侍郎大人施以援手,再增派援兵三万前来,如此方有租阻贼以安东之下,断绝乾贼南下之路,保南直隶百姓之周全。

三万援兵?

不可能的,宋统殷也知道,但是他想着。

这求援不说的严重一些,侍郎大人就看不到问题的严重性,自己说的夸张一些,到时候总督大人多多少少总该会派遣援兵来的,没有三万,来一万也好啊!

甚至只是来个三五千人也好啊,总是总比没有援兵强!

到时候大王也可以多收点刀子。

除了这些军事上的准备外,宋统殷也是在安东城内囤积大量的军械以及粮草,而且还是把安东城外的黔江布置了足足三道的铁索,以封锁江面,免的伪乾贼军绕过安东继续东进。

他心里很清楚,这玩意压根就挡不住大乾,最后自己准备的一切物资,都是大乾的。

不过他能够做的也只有这些了,这安东的美味,最后大王能吃多少,就得看救民军了。

伪乾贼军南下了,宋统殷“备战”的时候,民间却是一片人心惶惶,不仅仅是安东,就算是淮安府城都是如此!

在伪乾贼军刚南下的时候,就已经造成了淮安府诸多地方的恐慌,比如说海州,实际上在被伪乾贼军围困之前,原先在城内的士绅大户们都已经是逃走了不少。

后续伪乾贼军继续南下金城,尤其是在李家码头把宋统殷的大军击溃的时候,更是把隔壁凤阳府、扬州府的人也是给吓了个半死,不少人实际上都已经是逃走了。

不过后头伪乾贼军在金城兜了一圈后就是回海州去了,这才是让众多人放下心来,然后开始期待着上头的大人们组织大军镇压那些该死的伪乾贼,不少开始走了的人又是回到了城市里。

但是现在也才没多久呢,又是听闻伪乾贼军大举南下,而且一来就是五万多人,这可是吓坏了他们。

安东城内乃至后方的淮安府城,都是因为伪乾贼军主力南下而人心惶惶,不少士绅都是开始逃离安东,甚至连淮安府城都是不敢呆了。

哪怕是最后伪乾贼军打不下安东,打不下淮安府城,但是到时候战事一起,他们这些普通人总是会遭受战争的祸害的。

别的不说,万一淮安府城要是被伪乾贼军围城了,这一两个月没事,但是要是被围上了半年甚至更久,城内的军民吃什么去啊?

到时候不是被饿死就是易子而食了。

他们可不想承担这样的风险,所以基本上稍微有点想法的人都是开始携家带口离开淮安府城,准备先到乡下,或者干脆去金陵那边躲避战火。

当然了,能够逃离淮

最新小说: 诸天:数值怪从北宋末年开始 农家穷叮当,科举当自强 慌!把前夫扔给白月光后,他疯了 将北伐进行到底 谍战魅力在生活诡道里 将陨 穿越后,全家集体当逃犯 帝秦设计师 女穿之大理皇朝 谍战:红色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