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仅是从第一上直卫亲军抽调,同时也是从第三守御卫所、当地青壮里抽调了部分兵力。
挑选士兵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具备死战不退的勇气!
第一波登城的临时突击队,必然是会造成惨重的伤亡的,而且登城作战也不用讲究什么严密的队形,因为士兵们不管是在登城过程还是上了城头以后,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战,对个人的武艺以及勇气要求是相当高的。
最后从第一上直卫亲军里抽调了六百多人,从第三守御卫所抽调了将近一百人,又是从青壮里抽调了近百人。
组成了一个五百多人的临时突击队,并有第一千户所的副指挥使王大正校尉亲自担任突击队队长。
这五百多人里,有两百人都是重甲刀盾兵,清一色的身披双层重甲,还有部分轻甲刀盾兵,掷弹兵,弓箭手。
他们将会成为这一场攻坚作战里的尖刀,强行登上城墙并建立城头阵地,然后接应正面进攻部队大规模登城。
在临时突击队准备出发之前,王大正中校向着这数百人许诺,如果能够攻克城头,正规军里的士兵们每人都能够升一级,军官记功,此外还会额外发放一定的现银奖励,杀敌数越多的士兵奖励越多。
守御部队士兵的话,不论此战胜败,战后都能够加入正规军部队,此外金银奖励同时也有。
青壮的话,则是单纯的金银奖励,不过数量上要稍微多一些。
这种为了激励士气而设置战场奖励的事,在大乾王师的作战历史上并不常见,规模比较大的两次就是王徐寨前所战役,那个时候是对士兵们开出了双倍饷银的奖励。
第二次则是在莱州府城战役里,对突击部队开始高额金银奖励。
由此可见,在大乾王朝里临时用奖励作为,尤其是对单独的个人进行奖励是不经常使用的,至少没有成为大乾王师里的传统。
这和大乾王师的作战方式以及记功方式有关,大乾王师记功,很少会记单独某个士兵的战功,而是会记某支部队的集体战功。
这是因为大乾王师在作战的时候,都是集体作战,判定战功的方式也不是收割了多少敌人首级,而是以是否完成作战任务为主。
对士兵们的单独记功就更加不好办了,一群火枪队对准一群敌军开枪,谁知道是谁开枪打中了敌军啊!
这也就导致了难以对单独士兵的功劳大小进行判定,尤其是普通步兵们的功劳!
在集体作战,集体评功的情况下,也就很少会对士兵们进行现银奖励了。
当然了,这也是和大乾王朝本来就穷的叮当响有关,他们连部队的日常薪饷都是很难正常的发放,更别说拿出额外的银子来当奖励了。
不过这一次李大虎为了能够迅速攻克海州城,也是下了血本,承诺了重奖!
随着突击队也是准备好了,李大虎也是正式下令部队展开最后的总攻!
最先开火的还是第二炮兵大队里的重炮部队,紧接着是已经上前到距离城墙只有一百多米的三个队一共二十多门的卫直属炮。
这些火炮进行了密集的急速射,为了压制城头上的明军,炮弹彷佛不要钱一样朝着城头打去。
密集的炮击是打的城头上的明军无法动弹!
用炮击初步压制了城头明军后,第一上直卫亲军的火枪手们开始上前,他们以标准的三行队列前进,然后前进到距离城墙不过八十米的距离,用手中的火枪对城头上的明军进行轮射!
火枪队上前的同时,弓箭手们也是上前,他们前进的距离甚至要比火枪手更近一些,他们是在六十七米的距离上向城头射箭的。
除了这些常规的远程火力外,还有十多辆移动箭塔也是缓慢的靠近城墙,然后朝着城头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