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弓箭手持续对射,虽然都会对双方造成一些伤亡,但是弓箭手之间的较量是不能分出两者的胜负的,能够让他们分出胜负的,还是接下来的肉搏战。
因为明军的冲锋已经发起来的,是不会因为弓箭手的放箭就停下来的,实际上他们也停不下来。
当双方的距离缩短到五十米左右的时候,战局就已经不是明军将领可以控制的话。
五十米,三十米,当明军的前排士兵冲到了三十米之内后,救民军这边的弓箭手开始集体后撤。
在弓箭手后方的刀盾手上前,掩护这些弓箭手,同时将会负责击杀穿过长矛兵阵列的明军士兵。
同时后撤的弓箭手则是持续用抛射的方式弯弓射箭!
三个长矛手队的长矛手们则是在军官的口令下开始端起了长矛,并把长矛对准了前方!
此时,对面的明军乱哄哄的队列里也是发出了各种各样的口号,冲在最前面的自然是明军里最勇敢,最有战斗力的士兵,他们通常都是正规的卫所兵,而这些卫所兵的核心,则是一些中低级军官以及这些军官们的家丁!
这些明军将领也很清楚,是不能指望用青壮冲在最前头的,因为那样还不等靠近,这些青壮就会直接崩溃。
只能是让精锐的正规军在前方打开缺口后,让后方的青壮跟上来打一个顺风仗。
明军很快就是越过冲过了三十米的短暂距离,然后和救民军第三卫预备队的长矛兵阵列撞击在一起!
双方撞击在一起的瞬间,从天空俯视的话,就会看见明军如同一股洪流,直接撞上了第三卫预备队的阵列,然后是如同浪花一样消散在救民军第三卫预备队的阵列前方!
这一瞬间,双方都有众多的士兵伤亡!
但是总体而言,却是明军那边死伤更多,而且是多的多!
这里头的原因很简单,前排的救民军长矛手清一色都是重甲长矛手,他们身披重甲,对冷兵器的防护能力还是可以的。
而对面的明军士兵呢,其实披甲的并不多,大多是中低级军官以及他们的亲兵,而普通士兵们基本上没有重甲可穿,少数士兵会有一件棉甲,但更多的士兵,连棉甲都没有!
如此当双方的肉搏战发生之后,大量明军没有盔甲的士兵是死伤惨重!
而更关键的是,因为冲锋的惯性,明军士兵的冲锋是不会在短时间内停下来的,哪怕是前面的士兵不想冲上去了,但是后头也会有人推着他前进,然后就是惨死在救民军长矛兵的长矛之下。
此时,也有少量武力值过人,身披重甲的明军重甲刀盾手穿过了长矛阵,然后试图近身肉搏。
一时间,救民军的阵列里也是产生的不小的伤亡!
但是这个时候,救民军的重甲刀盾手也是迎了上来,对上了这些明军的重甲士兵,也有部分被近身的重甲长矛手直接抛弃长矛,然后抽出腰刀,举起盾牌化身为重甲刀盾手参与厮杀!
一时间,双方接触的第一线都是产生的大量的死伤!
而大量的死伤则是第一时间动摇了双方的军心士气!
此时,比拼的已经不是双方士兵的阵型,武艺之类的,而是比拼双方的军心士气了!
救民军的军官们不断的敦促着,每当有前排士兵倒下了,就会让后排士兵顶上去,始终维持着前方密集的队形,并对明军不断造成杀伤。
这种战术,实际上和火枪兵的线列作战很类似,都是前排死伤后,后排递补上去,始终保持着第一排的火力。
毕竟救民军是一个整体,而且对火枪兵极为重视,长矛手的作战实际上也是和火枪手相互配合的,因此长矛手的队列训练以及部分战术,实际上和火枪兵那边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