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本来对商税有着极大的怨言的。
但是没办法,救民军的刀把子完全不讲道理。
救民军跟大明有着本质的区别,大明虽然是封建王朝,但是因为历史绵延的原因,很多大商人、大地主培养的大量的读书人走上了朝堂。
这些人的本质并不是为崇祯服务,而是为他们的家主服务。
亦或是有些大人们走上朝堂之后,以及大量的世家宗族,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垄断朝廷可能手艺的瓷器、丝绸、盐铁,利用白手套给他们盈利,也在源源不断的在大明身上吸收营养。
这也是为何,崇祯穷的龙袍上全都是补丁,可是手底下人一个个富得流油的原因。
而相比之下,救民军从开始就非常警惕商人和大地主在核心权力中产生影响力的行为,只要楚行认为,各方承担的税金是合理的,就会有行政团队去施行。
楚行就亲口跟手下人说过,谁要是对救民军收取赋税这一件事情不满意,可以直接来找自己。
但是找到自己之前,要承受救民军的考验就好。
实际上,大乾制定的商税虽然看起来,比任何一个朝代都要高,但是比起楚行所在的那个世界还是很轻的。
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企业主,楚行是知道,一个企业该如何存活,他们能承受的赋税是多少的。
对此,楚行的态度非常的强硬:税就这么多,你交也得交,不交也得交。
你们商人想要在他楚行的地盘上做生意,就得交税,不想交税,你就关门歇业转行,楚行也不管你。
但是你敢玩偷税漏税的事,税司下属的税务纠察大队会让你知道什么叫做偷税漏税的下场!
为了保证税收,救民军专门成立了一支部队。
这支部队的火力和战斗力,已经完全可以跟就救民军一线作战部队媲美。
这税务纠察大队的队员,其踪迹遍布青州府三县之地,他们在过去的半年里为大乾王国的战争,救民军的扩张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积极而主动的采用各种办法征收银粮。
其过程里不乏各种铁血手段,累计抄了大小百余家不肯交税的地主、商户的家,把守大小十八座税务关卡,不让任何一支商队蒙混过关,累积罚没价值十万多两银子的货物,可谓是战果显赫!
税务纠察大队的努力工作,也愣是让一穷二白的大乾王国养起了救民军。
纠察大队的努力,甚至受到了大乾君主的表扬,称他们的工作是卓越高效的,为大乾王国的税务健康发展,为大乾王国的扩张立下了巨大功勋。
有税务纠察大队在,楚行并不怕这些商人们偷税漏税,至于说过高的商税是否会影响到青州府内的商业发展。
说实话,楚行还真看不出来有什么实际负面影响。
一方面是青州府的商业本来就不咋地,而且青州府被大乾王国攻占后,很多和外界的商业活动都是停滞了下来。
但是这并不重要,这年头的商业活动说实话并没有太大的作用,这青州府虽然贫瘠,但是只要不遭受大规模的天灾人祸,这粮食还是能够自给自足的,而除了粮食,其他的商品说实话并不重要。
至于大乾所需的各种战略物资,比如说铁、铜、硝石、硫磺等,这些本来就不在正常商业活动的范畴之类,这些可都是违禁品,寻常商人根本不可能拿这些东西来青州府贩卖。
更何况,需要这些东西的也不是普通民众,而是大乾王国自身,对这些东西本来就是高价收购的,而且为了吸引更多的商人运送这些战略物资过来,税务还对这些战略物资设置了免税的范畴。
因此整体上来说,商税的大规模实行,也许对商人会有影响,但是对大乾王国的运转而言,影响相当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