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便可以扩展救民军的战略纵深,顺带还可以洋人交流一下科学技术什么的。
虽然这年头的西方人在科学技术上面也不咋地,但是有一些东西还是很不错的,比如说他们的火炮就不错,到时候看看能不能从洋人手里搞到火炮的制造技术。
此外很重要的就是做海贸生意赚钱养家糊口,哦,不对,是养军。
这么多理由结合之下,促使了楚行做出了东进的选择。
所以,次日的战略会议上,楚行就暗示手下陈二牛提出了东进的作战计划,至于长远的方略,要一边儿打,一边儿看。
大家伙一眼就知道大王是做出决断了。
因为大家伙都很清楚,能够搞出完整作战方案,从军事到经济方方面面详细方略的,整个大乾就只有陛下可以搞。
这一点,严重偏科的参谋长钱进都做不到。
当陈二牛开口后,众人就已经知道,大王已经是做出了决断。
因为谁都知道,陈二牛这家伙虽然本事不一定很强,但是却最喜欢跟大王私底下讨论,他能说出这么一番话来,肯定是跟大王沟通后的结果。
因此再也没有人傻乎乎的说什么他们的雄图大略了,而是就东进方案进行了更详细的讨论。
而这一次讨论的更多的是战术问题,比如说要东进的话,肯定是要先打登州府和莱州府,可是登州府和莱州府怎么打呢?
后续的一系列战略都是需要进行详细考虑的。
而这些事说起来麻烦,但实际上却是可以按部就班的解决,因为最难的就是决定战略大方向了,一旦决定战略大方向,那么剩下的事就简单了。
这就好比吃饭一样,最难解决的是吃什么?一旦决定了吃什么,那么到时候即便遇上堵车,遇上前女友,遇上餐厅倒闭都不是个事,实在不行换个餐厅也是可以的,毕竟条条马路通餐厅,只要认准了要吃什么,总能找到地方吃上的。
因此今天的御前战略会议,气氛那是相当的友好,没有再去争论该吃什么这个超级战略大难题,而是关注在那里吃,怎么去的细节上。
哦,不对,是没有人争论东进还是西进了,开始讨论怎么打登州府和莱州府,怎么杀到海边,怎么搞死当初偷袭救民军的孙元化。
因为孙元化的火器部队,在大明可能是最强悍的,这一点甚至要抢过大明的边军。
这种时候,楚行就是不怎么关注了,而是任由这些将领们自由发挥讨论。
毕竟涉及到诸多细节战术的事并不是一个人脑洞大开就能够解决的,需要的是群策群力。
后续的作战计划楚行肯定是不用管了,不过有一件事情楚行是需要亲力亲为的,那就是任命四个野战兵团的军事主官。
对于四个野战兵团的军事主官人选,楚行其实早就有了预案。
首先便是第一野战兵团的总兵官,楚行预定了李大虎。
这个李大虎在最近的几个月里表现的相当出色,没有枉费楚行对他的一番栽培。
而第二野战兵团的总兵官,则是楚子斗,这个楚子斗在第二次巨洋河战役和渡河战役里也是表现的相当出色,最近他已经和李大虎一起,成为新生代高级将领的代表人物。
至于第三野战兵团的总兵官,则是陈先赟,他也新生代将领里比较出色的一个,虽然并不如李大虎和楚子斗那么出挑,但也算勉强可用,而且这个人虽然保守,但是他够忠心啊,这一方面让他在楚行的心中加分不少。
而第四野战兵团的总兵官,则是秦去疾,秦去疾的能力有目共睹,算是第二代军官之中的执牛耳者,楚行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他的。而且说到底,秦去疾也是楚行的亲信,让他统兵,楚行还是信得过他的。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