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扭的瓜不甜,八十年代初期考上本科,和古代科举一样前程似锦,曲军有能力也有决心考大学,明确表态不想来油田当工人,那就应该成人之美,把招工指标换给曲晓红。
但是招工指标和分房涨工资一样,都是企事业单位人人瞩目的敏感点,临时换人很容易被联想到暗箱操作,莫名其妙的引来一身骚。
虽然可以矛盾上交,向领导汇报,可是向领导汇报本身也代表着一种态度,齐禀勤作为资深的办公室副科长,深知有些不起眼的小事如果处理不好,日后会变成让人粉身碎骨的地雷,本能的就想避开雷区。
“齐科长不用为难,大不了,这个招工指标我们不要了。”
曲怀义恢复冷静后,念头通达拿定了主意:“以前孩子学习不好没办法,现在孩子把成绩追上来了,我就一定供他考大学,招工指标能换成晓红最好,换不成也没关系,啊,林福哥,事故赔偿还有什么要求,你和齐科长谈吧。”
没想到自家妹夫是个猪队友,陈林福瞪了他一眼,冷冷说道:“没有别的要求,唯一的要求就是把招工指标换给曲晓红,否则我一百二十个不答应!”
“陈师傅不要生气,给我五分钟,让我考虑考虑。”
齐禀勤点上一支烟,在原地转了两个圈子,歪头问宋干事:“老宋,这个事你怎么看?”
宋干事一直在看曲军的考试卷,听到齐禀勤问他,抖了抖手里的英语卷子:“英语能考到90分,曲军可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咱们指挥部也有新分来的大学生,有一个算一个,都没有这个水平。”
作为石油工业部的重点工程,长祝油田这两年也抢到了几个大学毕业生,但是这些大学生都在七十年代末期参加高考,那时候还不考英语。
齐禀勤歪着头,仔细瞄了瞄曲军的英语卷子。
他最近也在自学英语,但是水平有限,会说26个字母和三颗药喂你妈吃的程度,看到卷子上密密麻麻的英语单词和一连串的红色对号,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八十年代除了气功热,还有英语热,而且英语的热度更高)。
“人才难得……嗯,好吧。”齐禀勤把烟头用力一甩:“陈师傅、曲师傅,你们稍微等一会儿,我给领导汇报一下。”
他说完转身就走,大步流星直奔总机室,长祝油田财大气粗,石油技术学校的中继线开通了长途权限,总机室就能给邻省的指挥部打电话。
陈林福和陈翠娥不放心的想要追上去,却被宋干事拦住了。
“不用追,等结果就好。”
宋干事也是老机关,类似的场面见得多了,齐禀勤如果明哲保身,只要打几句官腔就能推诿过去,既然向领导汇报,就是帮曲晓红说话去了。
陈林福是直来直去的工人,陈翠娥是半个家庭妇女,不懂机关干部的弯弯绕绕,继续围着宋干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谈判。
曲军的社会经验更加丰富,大致猜到了真相,劝道:“妈,别着急,齐科长给领导打电话应该是好事,多等一会儿没关系。”
宋干事有点诧异的看了他一眼。
时间不长,齐科长打完电话,脚步轻快的回到传达室:“领导同意了,招工指标换给曲晓红……”
感谢,感谢,再三感谢。
就连陈林福这个苦主,也对齐禀勤和宋干事表示感谢,对事故处理结果表示满意。
能办的手续现场就办了,曲晓红还差一个高中毕业证,商定过两天送到干培宿舍,由齐禀勤的同事带回油田指挥部。
等他们走后,已经是晚上九点,学校食堂早就关门了,齐禀勤在宿舍里找了一圈,只找到几个苹果,本想随便啃两口对付一顿,宋干事却拎着暖壶和几个油纸包冒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