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地位,健嘉的价格优势和原料成分与国内同类产品的不同时,李总听得很认真,反应也积极起来。
当谈到泰盛下一步准备开拓国际市场,做原料出口生意的时候,李总警觉起来,大概清楚的判断出如果打价格战,他们的优势不明显,戒备的眼神看着卢晟铭,不知道泰盛原料药有如此明显优势,却摆出做低服小的姿态是为什么?
卢晟铭见李总的防备表情,暗自叹口气。
“李总,我读书的时候老师讲过一个案例,中国维生素c出口业务的发展历程。”卢晟铭只能曲线救国来讲清楚自己的主张,却见李总眼露欣喜,微微点头。
“您肯定知道我们国内企业为了争取市场份额走过的弯路,损失太大了,差点儿摧毁了一个细分产业啊。”卢晟铭由衷的感叹引起李总的共鸣。
“是啊,做药品的人都知道,中国的药品保健品起步就比国外的晚,在争取生存过程中又走了弯路,被落下就不是几十年的时间了!”李总忍不住叹息,“前车之鉴,我们不能再走弯路了。”
卢晟铭拿起杯子,以水代酒敬了李总一杯,李总一改之前的矜持,开怀大笑。
“卢总,不瞒你说,我约了咱们同行,就是要谈谈原料出口的价格问题,虽然与市场自由竞争规则不符,但我们还是要做个攻守同盟,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为以后原料出口产业的发展尽点微薄之力啊!”
卢晟铭松了一口气,这步棋走对了,虽然泰盛的原料价格有优势,但毕竟体量小,如果在竞争中,这两家实力远远强于泰盛的大公司以暂时突破价格盈亏平衡底线,用其他产品的利润来补贴这个原料的亏损,彻底让泰盛丢掉出口机会后再提价,那么对产品单一的泰盛来说,就只有放弃这一条路了。
“晚上一起吧,现在这个原料产品出口份额我们两家占到了95%以上,现在出口业务在快速增长,我们国内与其他国家原料比有价格优势,其他方面还没有明显优势,以后怎么做我们要互通有无啊。”李总正式发起了邀请,卢晟铭欣然接受。
这次的德国最大保健品公司来访,是个好的开端,欧洲市场也许就此打开了。
晚上,另一个最大私企的赵总也是开放的态度,三方顺利的达成了共识。
卢晟铭回到酒店,倒在床上才觉得疲惫不堪。
这两家大企业,有雄厚的资本和超大的规模,在竞争中就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泰盛在他们面前就如一只蚂蚁面对一只大象,想到这里,卢晟铭更坚定了要把泰盛做大做强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