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倒让其他人不好意思跟他拼桌。这几日,城中的修士、精怪实在是太多了,开考的可不止白鹭洲书院,还有其他书院、精舍、门派。
这些书院也鸡贼,都分批考试,白鹭洲书院是最好的,所以是第一批次,次之的都摆在同一时间,如果落榜了,就去考差些的,又因时间密集,同一时段只能考一家。
其他桌,考者聚在一起高谈阔论,看他们的模样,真像长安的寒门学子,一群人凑在一起推敲考题。
这年头考科举的,家境都平平,大唐可还有门荫入仕跟异地取解之类的当官法呢。
钟离珺本不想太关注他们,奈何群人的喧哗声直往他耳朵里钻,对话内容也奇奇怪怪。
“真题你做了吗?”
“做了,评判很不好,连乙等都拿不到。”
“……内容太多、太杂,我有不是文士,为何要学儒家的道理?”
“《张丘建算经》是什么,我真学过这书吗?”
“或许真没学过。”
钟离珺沉思:什么?他们是要参加科举吗?
不至于吧?
“还是白鹭洲的试题最熬人,我怕今岁是考不上了。”
白鹭洲这三个字戳中他敏感的神经,这不是高玉兰要考的书院吗?他还帮忙打听了不少消息。
钟离珺的耳朵竖起来了,眼神瞟过去了,只见众人手中都攥着一本小册子,那小册子的造纸泛黄,看着很差,远不如书局买来的装订书,哪怕是自己买一刀纸抄写,质量都比这小册子好。
可就这样,却人手一本,只是封面的名字不大相同,他看着,总觉得瞧见不少门派的名字。
又听见这群人议论。
“……买合集果真是明智的,考不上白鹭洲,还有下属的长乐门,总归都是炼器门派,考不上最好的,就降等。”
“我就该打包一起买,单本购太耗灵石了。”
“拟题买了吗?内容如何?可有用否?”
各桌讨论的话题都差不多,钟离珺因实在没概念,只听了一知半解,却也搞清楚,在场的都是考生,他们手中的小册子很火,上载积年的试题。
他想:这个好,我去给二娘也买一本。
他加快速度,风卷残云,将桌上的碟子清扫干净。
*
面对一整排的草纸册,钟离珺陷入了沉默。
掌柜的甚至来不及招呼他,这些印制粗糙的小册子吸引了不知多少人,原本无人问津的书局成了最火爆的商铺,往来人络绎不绝,哪怕只是凑热闹,也得买上一本,权当心理安慰。
此刻掌柜正在以三寸不烂之舌,劝说一名想入剑修门派的少年买《一剑入九霄》合集。
这名字取得很诗情画意,让高长松翻译一下,就是《我当剑修那些年》。
这套集子可不是他提议的,而是鸭掌柜触类旁通,通过攒白鹭洲书院的历年考题,给其他门派也出了n套考试对应法。
他可真是天生吃这碗饭的料,听说明代有一名书商叫余象斗,因《西游记》大卖,亲自操笔写了《南游记》《北游记》还把一本已然成型的《东游记》买了回来,凑一套“四游记丛书”,鸭掌柜就很像这名余老先生,他出一本教辅不够,要出一套,一个系列,将所有招生门派都一网打尽。
这时就诞生新的问题了,符修、丹修、炼器之类的门派还好,都要考笔试,考基础知识,可剑修、体修,这些门派一看心性,二看天赋,这些都不是文字化的东西,也没有实体,那怎么办?
这没难倒鸭掌柜,他脑子转得很活络,没有实体,咱们就来写写案例。
譬如剑修,他们的选拔方式非常凶残,首先,你要去登山、爬山,一方法是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