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的利益。
张好古收起折子:
到了武英殿,张好古就瞅见魏公公微微躬着身子捧着一个托盘快速出来,看着眉飞色舞的样子,似有什么喜事一般。
魏公公看见张好古后笑着上前。
张好古指了指魏公公。
魏公公愣了下,继而笑道:
朱由校心情好,这是好事啊,凡是做事也好,找人帮忙也好,高兴的时候总是更容易把事情办妥。
不然为什么历朝历代那些官员都打探皇帝的心情
能完全控制自己的脾气和心情,做到百般心境不会迁怒国事的皇帝,就是难得的明君了。
张好古倒是不用打探皇帝心情,但朱由校开心这对大家来说不都是好事吗
进入武英殿看着朱由校在几张纸上描绘着什么,张好古静静等着,等朱由校忙完了这才说道:
朱由校一抬头这才发现张好古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在候着了,放下笔,朱由校招了招手:
张好古笑道:
朱由校听着笑了:
张好古凑上前一看,朱由校在构思的赫然是飞艇!
好家伙,张好古直呼好家伙,不愧是我大明的灵宝大天尊,这个思维这个脑洞果然与众不同。
这东西若是真能让朱由校给造出来,那大明的运输和军事方面,自然是又能添一利器,至于造不出来那问题也不大,毕竟很多东西都是这样,灵光一闪一个好点子出来,大家费劲半天可能白花钱财却造不出什么实物来。
但科技进步就是如此,一大堆失败的点子里偶尔蹦出那么两三个成功的,就足以推动着时代的发展。
花钱没什么好怕的,失败也没什么好怕的,只要能成功一个,对大明来说都是有利的。
看着朱由校绘制的图纸,张好古也分析起来:
朱由校一听也是来了兴趣,与张好古讨论一番后修修改改,图纸让他更满意了。
舒服的坐在椅子上喝了口茶,朱由校说道:
张好古将折子递上去:
翻了翻张好古的折子,关于张好古的心思,朱由校一下子就明白了。
朱由校本就是个聪慧的人,或者换个形容,大明这些个皇帝,就没有傻的,无非是心思用在哪了而已。
朱由校这样的聪明人小时候虽然不爱读书识字,但这些年没少丰富自己,加上张好古早早就给他提出来一系列构想,脑子一转自然就明白张好古的意思了。
「师父提出的这个意见,倒是不
错。」
张好古微微躬身:
朱由校点了点头:
张好古点点头:
回到内阁后,张好古与卢象升,徐光启开了个小会。
徐光启感慨着:
卢象升点点头:
张好古笑了笑:
卢象升点点头,显然这是早就定好的计划了。
张好古又看向徐光启:
徐光启说道。
张好古笑道。
很快,大明河道建设公司,大明驰道建设公司,大明水利建筑公司这第一批朝廷所有的企业宣布组建,并在直隶正式开办。
由工部提供技术官员和熟练匠人,户部提供资金,这几家公司成立的顺顺当当,挂牌组建之后,就是准备迎来上市了。
首批大明国企的融资上市,自然引得民间大批人追捧。
这些国有企业的概念思想,老百姓没搞清楚,但大家伙也都清楚,这些企业是朝廷所有的,那么就不可能亏钱。
国有企业,给朝廷办事,这些企业肯定都是旱涝保收,是优质资产啊。
一些平日里舍不得花钱投资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