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放开,于是周氏在正统十一年生下重庆公主,次年又生下庶长子朱见深;万氏则在正统十三年生下二皇子朱见潾,次年生下三皇子朱见湜。
“瞻域,你从小就聪慧过人,应当明白这个规矩的意义。”
朱棣语重心长道:“我大明皇帝与太子之所以要遵守此规矩,乃是为了确保每一代皇帝的嫡长子皆为皇后所出。”
这便是大明皇帝严格执行嫡长子继承制的一种手段,比大明藩王的待嫡之制更为严苛。
“瞻域,你与宁宁已经成婚四年有余,她虽在婚后第三年产下一女,至今却未有子嗣诞下。”
朱高煦接话道:“因此,我与你爷爷奶奶商量过了,决定为你纳几名姬妾,作为东宫选侍,好为咱老朱家开枝散叶。”
“爹,爷爷,能不能再宽限孩儿两年?”
朱瞻域硬着头皮问道。
“此事没得商量,也由不得你耍性子。”
朱高煦严肃道。
“瞻域,爷爷知道你和宁宁的感情不一般,可你的身份决定了你不能再这样等下去。”
朱棣极有耐心的劝道:“宁宁是个好孩子,我和你爹商议着给你纳几名姬妾,并非要拆散你和宁宁,也不是要你疏远宁宁,而是希望你能雨露均沾,尽快让东宫有子嗣诞下。”
“孙儿知道轻重。”
朱瞻域先应了一句,接着深吸一口气,看向朱高煦道:“爹,针对此事,儿子有个提议。”
“说。”朱高煦道。
朱瞻域道:“儿子认为,爹应该趁此机会对东宫待嫡设置一个期限,或三年,或五年,亦或七年,如此便可为后世立规矩,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大善!”
朱棣忍不住抚掌道:“不愧是俺的好孙子!这心胸与气量,与俺年轻时简直一模一样!”
“瞻域,你能这样想,为父很欣慰。”
朱高煦微微一笑道:“这才是我大明储君应有的气象!”
PS:感谢中友1104181817,书友20211204145111961,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