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师爷拼命拦着,周县令都得冲过去朝钦差比划几下。
有没有搞错啊大哥!
这永宁城都改姓“姚”了,春天都已经来了,你们才来救雪灾!?
那钦差完全没注意到周县令的愤怒,被迎进县衙后,他翘着二郎腿,悠声道:“过年那段时间,陛下龙体不适,几位大人忧心陛下的龙体,一直没来得及批复公文。”
“直到过完了年,陛下身体转好,立马就将我派来永宁城查看情况。”
“我瞧着,这永宁城的情况也没有周县令在折子上说的那么严重吧。”
这下拳头硬的人变成师爷了。
周县令反手拦住师爷,对钦差赔笑道:“朝廷诸公和陛下每天要忙的事情太多了,本官上了折子后,想着不能让朝廷诸公和陛下烦忧,就自己想办法缓和了灾情。”
钦差满意:“是个懂事的。”
周县令心底破口大骂“龟孙子”、“王八羔子”、“你全家断子绝孙”,面上依旧谄媚:“只是,永宁城的老百姓毕竟遭了灾,不知朝廷有没有什么安抚政策?”
钦差点头:“这自然是有的。陛下说了,念在永宁城刚遭了灾,今年就少收一成的税。”
周县令盯着钦差,等着钦差的下文,钦差却已经端起茶来慢慢品着。
周县令傻眼:就没了!?
七成的税降到了六成,永宁城的老百姓是不是还得感激永庆帝的恩德啊!
钦差放下茶盏:“周大人你也知道,这几年收成不景气,到处都缺银子,户部已经拿不出钱了。不是朝廷不愿意赈灾,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朝廷没银子,那还能怎么办呢?
不能苦永庆帝,不能苦朝廷诸公,那就只能再苦一苦百姓了啊!
周县令以为,这位钦差最多也就能无耻到这一步了。
他万万没想到,这位钦差在县衙住下后,居然还明里暗里要求他进行贿赂!给得少了还要冲他甩脸色!
周县令觉得自己已经不算什么好人了,但跟京城这些道貌岸然的禽||兽相比,他都能厚着脸皮夸自己“慈眉善目菩萨心肠”。
熬了好几天,周县令总算送走了钦差。
看着扬长而去的钦差一行人,周县令只觉得自己沧桑了十岁不止。
他看向一旁的师爷,心累道:“姚南小公子太谦虚了。”
“他说自己是山寨大当家,还说自己劫持了永宁城县衙。但要我说,姚南小公子带人来永宁城,分明就是王师亲至。”
师爷犹豫了少许,试探性询问周县令:“大人,您现在还怪我吗?”
周县令翻了个大大的白眼:“这么多年本官从未亏待过你,你却差点儿害死本官。”
这段时间两人一直在南流景手底下干活,但关系闹得非常僵。也就是这几天要齐心协力糊弄朝廷钦差,气氛才稍微和缓了些。
师爷只能苦笑。
“不过本官现在是想明白了——”
周县令在大喘气之后,突然话锋一转。
“站在我的立场,我肯定不能让粮仓被抢。站在你的立场,那些要被活活饿死的都是你的父老乡亲。站在李生的立场,他要是不抢粮仓,那他自己、他娘和他媳妇都得死。”
“咱们三个做的都没错。”
“但正因为我们做的是正确的事情,结果却险些酿成一场巨大的祸事,才恰恰证明了世道的错误。”
以前周县令还有种自己被逼上梁山、不得不帮南流景做事的感觉。
现在他是真心实意想投靠南流景了。
任何一个良心未泯的官员,都没办法安心待在这样的朝廷里。
这是一个容不下好人的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