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他疗伤。
也不知道谁救谁了!
反正这俩小子是患难兄弟总没错。
以后好得跟一个头似的。
还磕头拜了干兄弟。
逢年过节,喜事丧亡,跟亲兄弟一样来往。
双方不管谁的长辈去世,跟亲儿子一样的身份,披麻戴孝,陪灵送葬。
马上过年了,年前不会来。
正月里那是必须要互相走动的。
死老婆子老是提他那兄弟引诱他,让爷爷感觉想自己的老兄弟了。
老兄弟对茶兴趣一般,就是跟干兄弟一样,有酒瘾。
但是很遗憾,关东的大女婿没给弄到酒。
越快过年了,爷爷越是念叨,上哪淘换两张酒票呢?
小半年没见老兄弟了,这么多年还没半年不走动的先例呢,所以更想再见面的时候给兄弟一个惊喜。
可是这年头烟酒都是紧俏货,农民最多发点生活必需品的票,烟酒的票几乎不发。
爷爷跑大算盘子那里好几次,想不用酒票,可以多花点钱,买两瓶酒。
但是遭到拒绝。
让爷爷很生气,感觉大算盘子这人眼里只有钱,一点人情味儿都没有。
这事让嫡长孙知道了。
当天晚上下了班回来,提着两瓶酒给了爷爷。
爷爷大惊失色,一把就把两瓶酒抱在怀里不撒手了。
这副样子让奶奶笑话了好几天。
说死老头这点出息,比座山雕见了联络图还可笑。
爷爷问大孙子:“这酒是哪来的?”
“还能哪来的,夏山供销社买的。”大孙子回答,“总不会是抢的吧!”
“你哪来的酒票?”
“你孙子买东西还用票吗?”大孙子笑着把脸凑到爷爷面前,“你看看我的脸。”
爷爷瞅了半天:“你脸怎么了?”
“我脸上贴着金贴呢,买东西不用票。”
所谓的金贴,不过就是跟孙业委现在成了好朋友而已。
孙业委现在叫他“梁叔”。
一开始叫着有点憋屈。
自己三十多的人了,叫十八岁的毛头小子为叔。
不过师父的威严在那里,师父跟梁叔兄弟相称,自己总不能称呼师父的兄弟为“小梁”吧?
那不欺师灭祖了。
孙延成见徒弟确实有点不服气梁兄弟。
就对徒弟说,你梁叔帮了你师父很大忙,是师父的贵人。
师父的贵人就是你的贵人,你得好好孝敬他。
可徒弟心里总是有点拐不过弯儿来,看到梁叔那张还没褪尽稚气的脸就憋屈。
后来孙延成跟徒弟承诺,只要你发自内心的,孝敬你梁叔就跟孝敬你师父一样,师父答应教给你一招绝学。
那就是走梅花桩的不传秘诀。
孙业委一下子兴奋了,比小狗闻到肉骨头还兴奋。
因为他一直在院子里埋着九根圆木,成梅花桩形。
他在上面练梅花桩步。
但总是走得不是很准,常常掉下来。
也经常受伤。
磕得一瘸一拐的。
现在师父答应他,只要学会这个秘诀,以后再走梅花桩,无论走得多快,绝对不会受伤。
师父的每句话那就是信誉的保证啊。
孙业委当然高兴坏了。
于是真的发自内心的,把梁叔当师父一样对待。
整天缠着梁叔,要求梁叔买点紧俏物资,或者,要不要自行车票?
缝纫机票要几张?
过了一段时间,孙延成发现徒弟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