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去跟皇爷说,谁要是在场,就顺便敲敲边鼓······”
计议已定,刘荣拿着北镇抚司的审讯结果去见天启帝了,果然,天启帝对汪文言的供词没有牵连众多,而感到满意,便打算就此息事宁人了,于是刘荣向天启帝提议,对汪文言实施“廷杖褫职”的处分,天启帝许之。
至此,由刑部给事中傅櫆对左光斗、魏大中两人的弹劾引起的“汪案”到此告一段落了。
说起来,这次的“汪案”,旋起旋落,前后还不到十天时间,东林党全身而退,再一次显示了其在明廷中稳固的政治地位;只是阉党方面也不是一无所获,至少发现了锦衣卫脱离自己控制的隐患,从而很快亡羊补牢了。
因此,某种意义上来说,除了主角汪文言稍微受了一点小罪----好吧,正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东林党为汪文言使了钱,所以,汪文言在北镇抚司里都过的跟大爷一样,除了人身自由受到限制外,吃用一点也不比在监狱外差了,也就挨廷杖时外表看起来伤痕累累罢了----也就是听信了黄尊素建议的刘侨被坑了。
这不,汪文言案结束没几天,魏忠贤便以东厂查明刘侨勾结朝官,在审讯汪文言时避重就轻为由,向天启帝打了小报告,天启帝听说自家鹰犬居然另外找了主人,当即大怒,立刻面前了刘侨北镇抚司的职务。
黄尊素觉得自己有些对不起刘侨便上门安抚,告之其,稍安勿躁,东林党这边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让他官复原职的。
刘侨当然知道,东林党的许诺是华而不实,但此刻他也没有第二条路可走,只能继续依附东林党人,如此倒是让他在日后有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机会,不过,经此一变,刘侨明显黑化了,以至于,崇祯年间,由他主导了那位民科军事专家的悲剧······
按下刘侨的事不说,经过这次“汪案”,东林党人嗅感到了一丝不详的气息,产生了“事虽获解,然正人势日危”的危机感,因此,他们要愤而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