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挺巧的,又去扒拉那些肥肠的人,正纳闷这刚买回来的肥肠咋这么干净?好像是洗过了?就听二妹这样说,忙抬头望过来,有些激动的问:啥?你刚刚说啥,你去黑市了?
李如歌:大姐,你不会真才知道我和爹都去过黑市吧?
啊?咋?爹也去过?
瞧她家大姐不似装的,李如歌也有点傻了,大姐可是真够单纯的,两家盖房子拿出那么多好东西,不去黑市,他们家哪整那么多工业票去?
这又是水泥,又是下水管,这些东西她和她爹的金手指可变不出来。
不是周朝阳和吴刚帮的忙吗?李如兰还那嘀咕呢,大家都这样说,就连她也是这样想的,可从未怀疑过自家这些东西是从黑市上来的。
嘿嘿,当然,他们俩肯定也没少帮咱们家,不然我和爹哪敢去那种地方。
她大姐比她还像个穿越的,不过这真不能怪她大姐无知,毕竟山里人见识少,她大姐哪里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难。
要不咋说乡下人都觉得城里人日子好过,没亲眼见过,啥事仅凭想象,一想那些城里人每月到时间就有工资拿,还能吃上商品粮,甚至就连他们种出来的粮食菜都要紧着城里人,大家对城里的向往自然就会扩大,就会天马行空的想。
好在没啥见识的人,再怎么天马行空,也只能想到城里人不会挨饿,天天都有大鱼大肉吃。
实际的城里人,肯定没有大家想象的那样日子好过。
一家七八口人,就两个上班的人家比比皆是,然后一大家人就靠两个人养活,不说别的,就说这七八张嘴,吃的喝的烧的,哪一样不是钱来的?
要不十几年后,开始计划生育的时候,咋如此坚决,这时候的人,是真能生啊,也是真养不起了。
最困难的几年,实际还有很多城里人羡慕乡下人,觉得乡下再不济还有野菜挖着吃,烧柴也可以自己去山里捡,不像他们,还要花钱买煤烧,就是烧柴,不也得花钱买。
信息不发达,在啥都靠猜的情况下,几年后,在要求知识青年下乡的时候,才会出现这里有很多人都是抱着吃饱饭的想法自愿往乡下跑的。
在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没有电视,甚至连收音机都不能算有的情况下,老百姓又不了解实际情况,相隔百里都你不知道我,我不知道你,如相隔千里差不多,而且这些人平时还不能随便出门
这时候的人真都一切全凭想象,不得不说,这还真锻炼了现在人的想象力。
李如兰出嫁前,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青山公社,还去的次数很有限。
直到江大虎因为江铃的胡闹,带着怒气把她从李家大院领走,她算是又去了更远的地方,那就是云雾山。
再然后的两年时间,她都没下过云雾山,缺啥少啥,都是男人帮她买回来,而且无论她缺啥,江大虎好似都能帮她搞到,久而久之,李如兰还以为只要有钱,想买啥就能买啥。
不过她再怎么无知,也知道黑市那种地方不能去,如歌,你是不是忘了,大前年,东头李德才家那个二小子,不就因为去黑市,被判了十五年,还,还全公社游街示众,他娘当时都哭晕过去了。
之前她肯定对那家人没啥印象,不过今天看见刘红霞,她还真想起那事了。
我才没忘,李德才家那个二小子,不就因为和刘红霞处过对象,刘长喜一家嫌弃他家太穷,坚决让他们俩分了。后来我听说,李二就是想发财想疯了,才会铤而走险,还被刘红霞她大哥给举报了。
别管他是咋进去的,因为这种事被抓的人还少吗,那种地方,你以后不许去了。
呵呵,大姐,那你以为冯元恩从你们家收走那些干货都卖去哪里了?
啊?是啊,她从未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