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武侠修真 > 新顺1730 > 第七一九章 割裂(一)

第七一九章 割裂(一)(3 / 4)

为皇权遏制相权的最大意义不就不存在了?

剩下的监察百官……最终还是要靠皇权和官僚体系发话,保还是不保、放还是不放、管还是不管,在皇权在天佑殿在六政府。

谏议大夫,则是理论上劝谏皇帝的。可问题是皇权无限,谏议大夫又不可能“依法换皇帝”,本质是靠皇帝的权力制约皇帝……那这个权力不就是纯粹搞笑的吗。

大顺的宰相顶着偌大的平章军国事的名头实则是群秘书,还有良家子郎官体系打擂台,御史本职的“皇权用来遏制相权”的意义就没了。

谏议大夫的本职理论上更高大上,可皇帝就真是商纣夏桀,谏议大夫还能直接发动朝会罢免啊?

只要皇帝一天是皇帝宰相两职兼任,罢免弹劾宰相本质上就是罢免皇帝。

原本就是制约宰相的官职,就是过年时候烟花、对联一样的点缀。

点缀装饰,是让大顺皇帝假装看起来是儒家天子、符合士大夫期许。

真的三代之治圣君姿态学不到,但学不到孔夫子的学问和胸怀,还学不会孔夫子吃饭拉屎穿什么样的衣服?

歌功颂德是点缀。

劝谏皇帝也是点缀。点缀的是“朕宽宏大量容得下他们,真仁德之君也”。

这是曲线点缀,高级一点。

大顺倒是没有直接复李唐之制,把言官的数量直接砍到前朝的五分之一,但是非常恶心的把一些言官的品级往上提了一级半级。

看似更重视,实则是级别卡到了不是六政府自己走流程就能决定的位置上。原本吏政府直接走流程就能选,现在上调了级别,大不一样。

而且不少还是从地方上的贰佐官往上提的,纯粹是往朝堂里掺沙子的。但凡是朝中大势力、大派别中的人,何至于混成个贰佐官副手小媳妇?

只要皇权无限,那就都只是点缀。这一点大顺皇帝心里很清楚。

既是点缀,那就只能是点缀。左耳朵听、右耳朵冒,更不可能真的去争论什么。

皇帝对此言论是既不赞许,也不反对,而是很熟练地转移了话题。

脱实向虚,把实际问题,变为讨论理论问题,讨论了一番“阴谋”和“阳谋”的区别。

当然没拿刘钰说事,而是那郑庄公说事,就说段叔要是个好人,郑庄公的手段还有没有用?如果只要是个好人就不能用的手段,这叫阴谋吗?

装傻的大臣们这时候也都打开了话匣子,经过一致讨论,认定这事儿虽然不是不对,但确实是不好。

因为大家都不是什么好鸟,真要这么玩,就坏了规矩了。

再者你这个皇帝最好心里有点批数,乡绅是基层统治的基础,你把桌子掀了,是能自己再开一桌啊?

咋地,你有一百万土改工作队、四十万超强组织力的基层干部啊?

没有的话,差不多得了。

别说权力下到村一级,就是到镇一级,你先回去数数库房那点银子,够养编制人员的不?一年收几个钱心里没数吗?冗员,你大顺也配?

隐晦而充分地交流了意见后,皇帝也表了态,表示“下不为例”。

同时也隐晦地表示了一下变法新政的范围仅局限于江苏。

并且表示刘钰杀戮太重,以后不能让这厮再管地方上的事,不会当巡查的钦差,也不会放其镇抚一方,管管工商业、科学院或者真打到灭国之战的时候再用他。

就说前几天决定的让刘钰去管盐业改革的事,也得兑现承诺。

撸了,换人。

不过,既是去了,还得让他在那看看场子。

但事就别管了,没资格处置,也没资格查办。

这个盐政体系的事,以今日为界,此前既往不咎。

大臣们得到了“改革是有边界的”这个保证,看到皇帝还做了个样子,也非常识趣。

盐政改革这事,大臣也争不过。

最新小说: 长生仙族:从龙精虎猛开始 诛仙:我诛仙剑主,剑开天门 诛仙:我以魔血染青云! 混在大巫中的人族 统御龙庭 西游:从拜师太乙救苦天尊开始 诛仙:晚年躺平系统,剑开天门 诛仙:大地皇者,轩辕镇世 洪荒:我混沌钟,开局撞击鸿钧! 问剑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