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人显然没有想到,他们的这次谈判竟然还会牵扯到一股神秘的势力。不过这种神秘的势力看上去并不是敌人,而是荷兰人也在接触当中的一伙人。后来威廉还向他们提供了更多详细的情报,包括那些神秘人物的大体长相。从皮肤的颜色来判断的话,那群神秘人物应该是东方人,不过他们的头发都藏在头巾当中,这看上去更像是印度或者距离不是更近的某些地方的风俗。
想要找到这群藏头露尾的家伙,在时间仓促的情况之下,恐怕是很难以完成的。一开始的时候波斯人是想要拒绝的,但是,荷兰人在这方面好像不准备退让,他们坚持答应这个条件是双方合作的基础,而且她们已经排查了附近几个印度移民地地点,并没有发现他们想要找的人。所以,已经有些人在猜测,那些人之所以用凸镜把自己的头发包裹起来,并不是因为他们的风俗,而是因为他们不想暴露自己的风俗。毕竟双方进行的是秘密接洽,避免自己的风俗被用来推测自己的身份,也是他们很有可能会做出的选择。
如果这样一想的话,那么对方的身份也就呼之欲出了。朝鲜、越南和倭国虽然都和大清帝国的服饰特征相近,但威廉毕竟是早就已经得到相关情报的,而且公司人对上述三个国家的熟悉程度肯定远远不如大清,尤其是在环球集团的大规模活动之后更是如此。因此他故意跳过了其他的干扰项,直奔大清帝国官员这个目标人群而去。毕竟那种猪尾巴辫子实在是太过明显,无论波斯人怎么想都觉得想要保密的清朝人,很有可能会将辫子藏起来。
因此他们也觉得荷兰人是找到了真正的嫌疑人物。既然能够进一步的锁定,那么找出他们来,或许也花费不了多少时间。而且有之前怂恿范戴尔先生的事情在先,恐怕他们也不敢轻易拒绝和男人的要求,毕竟和男人只需要向环球集团检举揭发这件事情,那么清帝国将很快遇到一大堆的麻烦。
这个逻辑虽然并不全面正确,至少威廉就不会纵容河南人去检举揭发这种事情,因为那可能会让环球集团与大清帝国的关系,一下子陷入一种毫无准备的战争状态当中,但是这个逻辑对于说服波斯人自己来说已经足够用了,从他们的角度以及它们的局限性上出发,这样的逻辑只能被评价为是一个很完美的解释。
因此这位中年人很快表示愿意答应威廉带来的这两个条件,不过最终的授权必须得到他主人的首肯,因此我一年必须在两天之后再和他交流这件事情,以确认双方的态度。但在这个节骨眼上,两天实在是太漫长了,因此威廉提出:他将会设立一个隐秘的联络点,一旦波斯方面确认了消息就要立刻前往这个联络点告诉他,双方将立刻采取行动,要挟那个神秘的势力加入他们这次联合营救的行动。
波斯人很清楚,荷兰人也未必就真心实意去研究那位饭店的现象,甚至在如今的荷兰东印度公司看来那已经是一个可以抛弃的棋子了,不过荷兰人也很想要知道波斯方面和那股神秘势力究竟有没有决心与他们合作,在试探这件事情上,他们完全可以将范戴尔先生的研究计划当做是一块试金石。
投石问路这种勾当,虽然在不同的文明里有不同的描述,但却拥有相同的逻辑,毕竟大家都是为了生存,而大家的脑回路也不见得与众不同到多么夸张的地步。
正是基于这种逻辑,波司登觉得荷兰人的计划并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地方,因此当天夜里,蒂玛就收到了这群此事们的消息,但是在封闭化管理的学校里上课的阿迦就没有这么好运气了。
这件事情兹事体大,并不习惯做出决策的波斯女人蒂玛,认为应该尽可能的通知他的侄子。然而两人上次见面虽然是在一个月之前,但是,海宁所创办的这所专门针对针对纨绔子弟的学校,在内外探视方面的限制是极其严格的。一个月能够见到一回那都是侥天之幸,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