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1750:我有三千AI机器人 > 第259章 太监皇帝是怎样炼成的出手

第259章 太监皇帝是怎样炼成的出手(2 / 4)

都能够装备的,所以有很多事实发生的时候,都是不可能迅速捕捉到的,因此装备的画笔台那些记者仍然是报社里的重要职员。

其实相对于18世纪的绘画技术来说,能够看一眼就把人物画准的人大部分是不可能存在的。尤其是海宁的那个马车,如今距离她们还比较远,所以就算他们能够大体看到也无法准确的描绘五官,更何况人在钻出马车的时候整张脸都是面对地面的,在这种角度下,哪怕距离很近,恐怕也无法观察的细致。

相对来说远处的狙击手就幸运多了,他们在看到大脑壳钻出来的时候,就立刻扣动了扳机,于是在一系列的砰砰乱响之后,那个刚刚穿出马车的家伙就应声倒地了,鲜血也从他的周围流了出来。

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实际上就是掩耳盗铃胡编乱造的英国记者,万万没有想到:他正在描绘的目标竟然转瞬之间就倒下来,有些记者甚至还在等着海宁抬起头来,然后再去绘画。然后那个海宁后根本没有得到抬头的机会,就这样直接倒下去了。不过这却是一个更大的新闻,有些脑子反应比较快的记者立刻意识到他们应该换一个场景。现在他们要画的不是肖像画了,而是海宁倒在血泊里的场景。

很快尖锐的哨子被吹响了,越来越多的人跑了过去,那边的场景显然也在不断的变化,但英国记者们却过不上那一点了,他们随机选择了一个时间点,大体记忆了一下周围人员的服装颜色和相对位置,然后就将这一幕给记录了下来。

就这样一张张极有可能会带上英国报纸的后面画就被画了出来,虽然看上去有些潦草,但相信读者们已经能够理会清楚现场的杂乱程度了,而这个时候远处也传来了枪声,原来是他们发现了狙击手的位置。

帮助环球集团的安保人员发现狙击手位置的也是一位记者,不过他不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记者,而是环球集团自己的记者,所以这位记者装备着先进的照相机,那不知道是从哪位机器仆人身上拆下来的,并不是18世纪自己制造的版本,不过看那位女记者的漂亮身影,估计他还是相当有能量的,因此能够拥有这样的装备恐怕也是很正常的。

只是他使用这个装备的习惯,多少是有些不太正常的,在海宁走出马车的这一刻,在场所有人的焦点都集中在海宁身上,那些即便装备的相机,无论是哪个时代技术产物的相机,他们的聚焦对象也只可能是从马车里钻出来的那个海宁。然而只有这个女记者将她关注的焦点投放到了在场的那些观众身上,她似乎是准备用这样的方式来贱贱的,衬托海宁在人民心中的位置。但正是这样的取材思路,却让他意外的看到了远处小楼上的一个身影。那个身影旁边还闪烁着光芒。

在18世纪中叶并非没有出现狙击作战或斩首行动之类的特殊人员。只不过因为相关器材的设计缺陷和制造限制,让这些人无法发挥他们的优势罢了,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自从弓箭和火枪这样需要瞄准度的武器出现之后,在这方面一叫高低就成为了人类攀比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每一个时代都不缺少在这方面进行努力的人,所以军队很清楚他们可以招募到这样的人,而军火制造商们也愿意给这些人制造他们所需要的武器。只不过这种三方看起来都很乐意做到的事情,并不像后来所描述的那样简单而已。在海宁来到这里之前,狙击瞄准镜这种东西根本就是不复存在的,在和环球集团打了几年仗之后,荷兰人才终于明白过来原来在枪支上增加瞄准镜这种可以望远的东西是可以大大降低观察难度的。虽然荷兰人的枪支还跟不上环球集团的精准度,但是他们已经在给自己的士兵列装带有瞄准镜的步枪了。

躲在小楼上的那个人显然就装备了这样的步枪。虽然现在还不清楚他是否已经知道狙击瞄准镜是很容易暴露自身位置的,但从他闲庭信步一样的态度以及有恃无恐

最新小说: 逃荒:我的系统能暴击抽奖 我在北宋吃软饭 诸天:数值怪从北宋末年开始 上命昭唐 东北出马笔记 开局当替身,真千金在豪门杀疯了 穿越后,全家集体当逃犯 蜀汉之庄稼汉 将陨 陆长生叶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