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1750:我有三千AI机器人 > 第201章 罗布西茨会战

第201章 罗布西茨会战(3 / 8)

人,他们在博伊奈战役后,宁愿为外国军队效力,也绝不向“荷兰人比利”——这一称呼是对光荣革命之后,当上英国国王的荷兰人威廉三世的戏称——效忠。布劳恩的父亲最初在法军中效力,但在1707年,马尔伯勒公爵促成了布劳恩的父亲转投哈布斯堡军队。布劳恩追随父亲投身奥军,在意大利、莱茵河战场上,尤其是在1740到1742年间的波西米亚战役中,施展并磨炼了他的军事才干。

布劳恩并不怕打仗,但是,他认为自己的首要任务是帮助萨克森军队脱离险境。他向西北方派出一支9000人马的偏师,试图怂恿萨克森人走出他们的堡垒,与自己会合,但没有成功。此后,布劳恩打算在一块自己选择的战场上与普鲁士人打一仗。在具体行动上,如果萨克森人最终决定放弃皮尔纳的话,奥军在罗布西茨的部署能让两军从容后撤。在战术上,复杂的地形为防御战提供了良好的战机,他可以利用腓特烈求战心切,为对手布下天罗地网。总而言之,奥地利军队准备充分利用上述两个战机。

这一系列的主客观想法造成了之前的一系列攻防机动,但这并不是这一系列攻防机动的最终结局,因为布劳恩还没有放弃努力。

布劳恩直接指挥的部队约有3.4万人马。他的步兵数量超过普军,但他的火炮和骑兵略少一些。普军在战术进攻理论上有优势——这种虚无缥缈的优势,一旦被历史学家单独挑出来说的话,那恐怕就已经不再是简简单单的优势了,而是明明确确的时代差距,普鲁士军队在这方面的优势恐怕是领先奥地利数十年而不止的。不过普鲁士人也不是全能的,他们在战场侦察方面有短板,因此,这位奥地利将领打算利用对手的优、缺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布劳恩在开阔地带部署了一支强大的前卫部队,其任务是阻止和打乱普军的首轮攻势。布劳恩意图引诱普军深入主阵地前面的一连串小块杀戮场,而他的主阵地位于一片由沼泽和湿地组成的天罗地网后面。普军步兵在前进的过程中,既无法展开,也无法协调步调——这对于排队枪毙时代的军队来说,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因此易于遭到奥地利骑兵和火炮的打击;凭借由奥军野战工事加固的复杂地形,奥军骑兵和炮兵可以免受普军同行的打击,从而全力以赴地发挥各自的打击威力。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布劳恩希望不动用主力部队就赢得会战。这样一场靠节约兵力取得的胜利,本身不会终结这场战争。然而,这场胜利将增加解救萨克森人的机会,还会阻止普军向布拉格挺进。尤为重要的是,此战会打破普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这神话依然像瘴气一样萦绕在奥军头上。

起初,布劳恩布置的陷阱效果极佳。在普军步兵排好战线挺进时,布劳恩的炮兵给敌人造成了惨重的伤亡。普军士卒及其指挥官们都没有经历过——至少不记得——类似的事情。战役开始之前,什未林元帅曾轻蔑地说:“奥地利炮兵打不出什么实际战果,只会制造噪音,在懦夫、新兵蛋子和天生胆小鬼中间引发恐慌。”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奥地利军队在新任炮兵总监约瑟夫·文策尔·列支敦士登亲王的领导下,已经让炮兵这个饱受诟病的兵种经历了一场举世瞩目的复兴。列支敦士登自上任以来,规范了管理,提振了士气,并发展出一套战术体系,其基础是把重炮集中起来,由全军统帅直接指挥,而不是传统的模式——以一两门炮为一组,沿着前线分散部署。

10月1日,也就是在腓特烈二世终于掉进陷阱的这一天,由12门12磅炮组成的“中央炮兵阵地”,让什未林变成了一个自打耳光的骗子。

乌尔里希·布雷克是第13步兵团中最怯懦的瑞士雇佣兵,他说炮弹“无情地放倒战线中的士兵,仿佛他们是一丛丛的稻草”。另一名火枪手的脸上“溅满了泥土、脑浆和颅骨的碎片”,

最新小说: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 神话版三国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五代风华 状元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