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1750:我有三千AI机器人 > 第150章 卑鄙的友情

第150章 卑鄙的友情(1 / 4)

“我对中国的了解,现在还拘泥于书本之上。你们中国有句古话,叫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可惜,大清朝廷是个海禁严格的政权,就算是要去那里进行学术考察,也无法轻易得到许可。”

阿桂没有想到,布封在警察落座之后的开场白竟然是这样的。

其实,关于入境许可这种东西,大清帝国也在进行着积极的改革尝试。原本,他们确实是一个闭塞的政权,甚至相对于明朝末年来说,这种闭塞症是导致西学东渐最终断绝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最近,随着环球集团各种学术在境内的发展,许多人从他们的学说当中找出了当年西学东渐的影子。因此便有一些汉族的士大夫要求重开海禁。

这个重开海禁的要求其幅度是很大的,至少远远超过了允许流民下南洋——那种放开限制的行为,这是给老百姓们寻求生路,创造了更多的机会而已,只要不允许外面的东西闯进来,大清的统治就应该不会受到威胁。

可是西学东渐,却绝非能与之相提并论。

当年孙元化那群西学党人,曾经倚仗西方传播过来的火炮技术,将皇太极炮决于山海关下。如果汉族士大夫们重新掌握了这些危险的东西,那么内乱就会变成一种根本无法排除的概率。

就连环球集团似乎也在有意无意的体谅着这一点,虽然他们的教科书当中有火炮宫做和制造的原理,但仅凭教科书上的内容,是根本无法让一个普通的士大夫转变为一个铸炮工匠的。

相反的,朝廷那些住炮工匠在了解了类似的原理之后,反而对他们的火炮进行了改进。也就是说,环球集团的所作所为,从结果上来讲是更多的帮助了朝廷,而从初始的动机上来讲,恐怕也充分尊重了朝廷的利益。

对于熟悉政治往来的阿桂来说,这样的巧合绝对不可能是偶然形成的,而是上层博弈和商谈之后的结果。依照乾隆皇帝和海宁密切的关系来说,双方也完全有基础达成这样的协议。

但如果允许其他的外国学者进入大清帝国境内的话,情况就未必会是这样的了。环球集团是从来没有传教士这种职业的,但那些欧洲国家却会凭借这些教会人士进行渗透传播,他们表面上宣扬着一种以福音为诱饵的的道德规范,但实际上行的是怎样的勾当,恐怕如今东南亚的各国都已经非常清楚。

常年在那里活动的阿桂,又怎么可能对此一无所知呢?

当然,布封本人并不属于那一类人。他的作品甚至遭受过教会人士的批评、排斥,以及毫无理由的谩骂诋毁。但这些情况,且不论那些大清的官员们是否知晓,就算知道,他们也不会仅凭对方不是传教士,这一点就给予放行,因为所有外国人在他们眼里都是值得担忧的对象。

所以,虽然大清朝廷已经和环球集团进行了合作,在海外事务这一块,他们也只是将对外贸易这一块全权承包给环球集团进行运作。这在本质上其实根本算不上是一种对外开放的格局,而在形式上,它更是在对外交往的过程当中另设了一层试图保护自身的屏障。

至于涉及到内地交往的任何事件,他们也只许这个屏障可以自由的进行,而且这个自由也只是名义上的乾隆皇帝,不可能完全放心他们在自己的腹地胡作非为,因此各种监视和检查也是从来就没有少过的。

不过,因为现在的平准战争还没有彻底结束,双方的关系还得继续维持着表面上的和睦,所以这些检查和监督都进行的相当客气。但依照现在战场上的态势来看,这样的局面恐怕维持不了几年了。大清帝国完全没有理由在中亚的战争当中败北,一旦环球集团对乾隆皇帝失去了意义,那么双方的决裂也将很有可能会迅速开始。

到那个时候,不要说是学术考察这样的借口了,恐怕就算是能够给朝廷带来大

最新小说: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 神话版三国 状元郎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 五代风华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