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西暖阁。
这里通常是皇帝接见大臣,并进行小范围讨论的地方。其大略的布局是皇帝的宝座居于北方,南边则是一连串窗户,不过为了保密期间,南窗户外面设有木质围墙。东边有夹道,有门通后室。另外有一小门儿,直通中室,大抵是为了朝臣觐见所用。
此时,皇帝的小舅子,和珅著名同党福康安的老爹,前些年刚刚因为评定大小金川之乱而受封一等忠勇公的富察傅恒,正好从这扇小门里走进皇帝的视野。
“你来了。”皇帝对这位小舅子一向是非常客气的。因为他是乾隆当政初期,为数不多可以毫无原则地支持他的朝臣。每当乾隆在某些决策上需要朝臣配合的时候,这个家伙总会成为他的第一人选。
不过今天,他并不需要这位小舅子去演双簧,而是有一件事情想要和他商议。
在傅恒见过礼之后,皇帝便打开金口,向他叙述了一件最近比较苦恼的事情。
“你听说过吴尚贤这个人了吧?”
傅恒如今也算是全清朝野,每天登门的人不知凡几,哪里会对一个边境商人有什么深刻印象?
好在他毕竟年轻,虽然谈不上博闻广记,但认真搜索一下记忆之后,还是勉强找到了这个人的一些消息。
“他曾经去拜访过臣,还送了一些银子。”
“是吗?”乾隆的脸色显示,他已经有些微微震惊了,“你是当朝大学士,他不过是一个边境杀人而已,竟然也敢到你门上走动,看来这家伙真是胆子不小啊。”
傅恒的脸色稍微难看了一下。受贿这种小事,虽然皇帝肯定不会在意,但他还是要小心应对的。另外,皇帝话里话外的意思,仿佛是在嫌他自降身份。
他不知道皇帝现在在想什么,因而也不好应对,所以只是站在那里默不作声,等待着皇帝的下一句话。
皇帝也没让他等太久,左右这只是一件小事而已。相比起接下来要谈论的问题,这个吴尚贤简直就是陪衬都不如的东西。
“前些天,他也给朕送了东西,那是两块好钢,据说是一个叫做海宁的商人托他敬献给朕的。朕已经命人验过了,据说是刀砍不入,若是打造成兵器的话,恐怕能有削铁如泥之效。”
“竟然有这种好东西,那恐怕要赏一赏他了。”
“是吗?你这样想吗?”皇帝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
不知何故,傅恒被这话吓了一跳。他赶紧抬头去看皇帝,却见乾隆并没有真的生气,这才大略的放下心来。
然而,乾隆接下来的话却又让他把心提了起来:“看来他只给你送了银子,没跟你说海宁的事情啊。这就是他不对了了,如果边境有警,朕这个皇帝自然是应该知道的,但你这个大学士,而且还是力有军功的大学士,也是可以有所耳闻的嘛。”
皇帝这番话阴阳怪气的,虽然听上去像是在责怪吴尚贤,但他既然又提到了银子的事情,富察傅恒自然得担心一下。何况这番话里还有明确的责怪他辨事不明的意思。
不过皇帝好像又一次“放弃”了这个借题发挥的机会。他揭过了这一茬,又往下说了下去。只不过作为臣子的傅恒,仍然得小心翼翼地提防着皇帝的突然发难,虽然他们关系极佳,但皇帝对于臣子的敲打并非会因此而与他无缘。
同时,他也得认真听好皇帝的每一句话。
“朕刚才说的边境有警,是指吴尚贤对海宁的指责,他话里话外声称这个海宁心存异志。仿佛是要对我大清不利一般。”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傅恒都已经没有心思理会那些鸡毛蒜皮的算计了。他抬起头来看了皇帝一眼,然后警惕的说:“那样的话,应该立刻去派人查看一番。”
“朕已经派人去了,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