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百姓连棉衣都穿不上,根本出不了屋,一家老小捂着一床破被子瑟瑟发抖,是相当常见的现象。
对此,朱慈睿也没任何办法,上万大军的棉衣也才勉强赶制出来,像军大衣,棉帽子还没来得及做,现在刚入冬还能坚持得住,再降温就不成了,总得在再次降温前赶制出几千件军大衣和棉帽子,让站岗的士兵穿上。
没有大量的农工干活,各部门的干部也随着清闲下来,毕竟没那么多的政务,大小工厂和作坊也就那么数十个,人工不足万,朱慈睿忙借机成立了干部学院和国防学院,不要说基层的小干部,即便是李岩这个大才,朱慈睿用着也不太顺手,观念和思想根本无法跟上他的节奏。
好在有福州的例子,李岩不会太质疑他的政令,反而边做事边积极的学习。
不管怎么说,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外边的事也算是马马虎虎,老百姓虽不能保证吃饱喝足,但至少过这个冬没问题。
不过,朱慈睿一想到自家的事就发愁了,自入京以来就没怎么闲着,一直没仔细考虑自家的事,一大家子都在福州,眼看着一年快到头了,他到现在都没想好如何安排。
自家母妃和老婆孩子,快一年未见了,女儿出生都好几个月了,到现在还没见过,
他都不得不夸自己一句,齐太殿下太伟大了,舍小家为大家,为了能让百姓们吃上饭,冬天能储备些余粮,几个月来歹单心竭虑。
为了将手里的银子花出去,在以工代赈上尽可能不留死角,不知花了多少心思,整天宣传,不论男女,只要肯出来干活,都有饭吃,还有银子拿。
这个年代,让女人出来干活是件相当不容易的事,而且,在安排做什么活上也比较难,还得考虑其安全。
齐太殿下花了这么大心思,全心全意为他们考虑,可这帮刁民倒好,不仅没喊几句,"齐太殿下辛苦了。"反倒传出一些流言蜚语,什么心狠手辣,抄家灭门,杀人都不眨眼,就差点没传出红眼睛绿眉毛,杀人如麻的大魔头了。
更可恨的是还隐藏着一些阴谋味道,什么谋权篡位,什么董卓曹操一般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