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门里边探头探脑。让他想起当年的小刘忻。
有几个老人。坐在廊檐下。一边吸着烟。一边仔细打量着这群陌生的來客。奇怪的是。沒有见到年轻人。就连乡下惯见的倚门而望的小媳妇都沒有一个。
镇政府大院很古老。门口挂着“古屋镇XXXX”的牌子。瞧那建筑物很有历史了。这里事实上是从一片古老的建筑中剥离开來。挂上了牌子。单独作为镇政府所在地。
古屋依山而建。由6柜民居房组成。平面呈长方形。据称每柜民居占地面积约900多平方米。镇上的干部介绍。这片民居建于清乾隆年代。实打实的是文物了。
这片民居基本由二进一天井或三进二天井。左右配耳房或厢房等组成。前面设石建牌楼式大门。门额嵌阴刻楷书石匾。前后形制基本一样。均为砖木结构。穿斗式架梁。天井麻石铺成长方形或正方形。
石窗、房门石鼓雕刻龙凤精美。布局紧凑。功能齐全、合理。山墙和垂檐翘角具有江南建筑特色。刘枫和干部们前前后后走了一圈。连连感慨:“奢侈呀。这民居可比燕京城的那些四合院还要有历史。居然被你们充作办公场所。嘿。”
一听这话。陈汉登时汗就下來了:“省长。这里条件艰苦一点。修建镇政府大院要么占耕地。要么靠山坡。前者这里地少人多。占地太破费了。后者造价太高。所以就就借用老祖宗的地方。这个······”
“很好。”刘枫微微一笑。“你们考虑的很细致。虽然有破坏文物的嫌疑。但是你们首先想到的是不扰民。不增加老百姓的负担。我想这些老祖宗泉下有知也不会怪罪的。”
在场的干部都笑起來。这还是下乡以來。刘某人第一次笑的如此开心。丁思芸轻轻嘘出一口气。这个家伙板着脸。还是很让人纠结的。现在看他笑出來。丁公主也开心起來。
镇政府食堂其实就是一间堂屋改造的。后面天井旁边是厨房。堂屋里面摆满了桌椅板凳。都是那种很普通的样式。“家什虽然有点旧”可不是一般的陈旧。充作餐桌的居然是拼凑的。有办公桌。靠边站。几张桌子。甚至是学生课桌。
凳子更是五花八门。学生的用旧的椅子算得上好东西了。有几个折叠凳瞧那意思随时有可能散架。居然还有两个石墩。被摆放在桌前。充当餐椅。就这条件。两位领导还敢请省长前來就坐。胆子还真是不小。已经有人在为他们默哀了。
刘枫一屁股坐在石凳上。感觉这个“食堂”里面。只有这石凳坐着安全一点。这间屋子如果说和平常民居有所不同。就是墙面粉刷的雪白。使得原本阴暗的房间。显得亮堂好多。
屋顶是“食堂”里面唯一现代化的装备。花塑料布铺就。棚上仅有三盏节能灯。前一后二。估计晚上就餐的时候很少。否则这样阴暗的环境。恐怕很是影响食欲的。“餐厅”里面打扫很干净。地面不知道是什么年代铺就的石板。已经有了踩踏的痕迹。
丁思芸不放心。和杨晓凤前往厨房看看。其实不用她前往。薛永伟、倪晓泉、陈世宇、黄鸣和欧鹏纷纷前往厨房。这个食堂的大师傅。估计第一次见到如此众多的领导干部。切菜都不那么利索。好几下险些切伤手。
看來陈汉和张猛早有吩咐。厨房里边正忙活的热火朝天。人手倒是不少。别看条件简陋。环境卫生搞的不错。每一位参与做饭的师傅。一个个打着簇新的围裙。这是整个食堂的亮色。
丁思芸诧异道:“你们这里很多人吃饭么。这么多的师傅。”
“呃。领导。这这些是镇上的干部。他们临时充数的。”陈汉尴尬的笑笑。“食堂平时只有一位师傅。做饭也就勉强下咽。现在主厨的不是大师傅。是副镇长梅晓福。曾经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