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抗战惊雷 > 第二百五十六章 半自动步枪

第二百五十六章 半自动步枪(2 / 2)

,既是省时省力,又是基于实际的生产能力的考量。

步冲合一的“灭日”突击步枪能够利用现在的中正式、汉阳造的枪管或零部件,而部队中还有很多的三八大盖等日式武器,兵工厂也有为此而制造的6.5子弹生产线。这些,都不好弃之不用。

杨天风起初有把三八大盖的枪管一锯成二,仿效波波莎冲锋枪的制造。但权衡之下,冲锋枪的耗弹量,以及子弹生产线的重建或改建,都是困难和问题所在。

所以,杨天风最终的决定是子弹的生产制造不做改变,而研究制定出把三八大盖改造成半自动步枪的工艺和流程。

这样的话,比冲锋枪的耗弹量会降低很多,三八大盖的枪管等零部件也可以有效利用,六五子弹生产线也不必改动,但却使步枪有了能够连续射击的性能。

其实,从武器发展的历程来看,小口径枪枝才符合潮流。而六五子弹重量轻,后坐力小,不仅士兵的携弹量会增加,射击时也更适合亚洲人的体质。

只不过,还是工业生产能力的问题,使杨天风不能一步到位,只能尽量利用现有的枪枝,改造后达到更强的威力。

而基于六五口径子弹的自动武器在历史上早已有之,可以追溯到1913年费德洛夫所设计出的6.5mmM1913半自动步枪,又设计制造了Ml916自动步枪。

之后,费德洛夫把Ml916扩展为一个枪族,包括自动步枪、轻机枪、坦克机枪、航空机枪等。M1916的成功在于它选择了低后坐力的6.5mm枪弹,其后来停产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一九二四年红军决定只使用7.62mm枪弹。

而从枪/弹系统设计的角度看,苏联步枪假如沿降低枪弹威力这条路再走一步,就成了现代突击步枪,但后来又回到老式手动步枪的弯路上,没有跨过这一步。

无疑,费德洛夫在减小步枪口径、缩短步枪作战距离和提高步枪火力方面是位“先知先觉”者,可惜受制于当时普遍的步枪远射思想,他设计的半自动、自动步枪只能是昙花一现。(未完待续。)

最新小说: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 五代风华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神话版三国 状元郎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