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抗战惊雷 > 第一百七十七章 联欢会,飞机翱翔

第一百七十七章 联欢会,飞机翱翔(2 / 3)

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

“再唱一遍,再唱一遍。”赵雨情等青年却是头一次听见这首歌,他们的文化水平更容易产生共鸣,情不自禁地站起来鼓噪着,声音有些激动得变调。

歌声再起,所有人都已经站了起来,鼓着掌,激动、振奋、流泪、慨然……嘴一张一合在笨拙的跟着哼唱。

在这一刻,杨天风感到巨大的音流与激情在他的血液中涌动着,他也跟着唱了起来。让日本鬼子在雄混壮烈的歌声中战栗吧,在中国人的血肉长城下嚎哭吧,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跟着千千万万的人在为国献身拼搏!

在很多年以后,曾有参加过这次娱乐会的青年在提到这个令他们永生难忘的联欢会时,这样写道:当时,我觉得血液都冲到了脑袋上,浑身发热,似乎只有猛喊狂唱,才能将所有的激情发泄出来。我们手拉着手围着火堆跳舞,唱歌,然后又举着燃烧的木棍,进行火把游行……第二天,很少有说话正常的人,都是一副公鸭嗓对着傻笑。

……………

蓝天白云,天气晴朗,两架飞机在空中翱翔。

杨天风放下望远镜,又伸手把架在额头的墨镜放下,微笑着和旁边的飞行员和技术人员交流。

回顾历史可以看出,中国航空工业起步并不算晚。1911年,中国就拥有国人自制的飞机,比俄、德等国都早,仅在美、英、法三国之后。中国在1914年就制成第一架飞机,当时,世界上能造飞机的国家也屈指可数。

这是因为在美国、欧洲的掌握了航空工程技术的中国专家纷纷回国效力,使中国制造飞机能越过最初的探索阶段,有较高的起点。像冯如、潘世忠、巴玉藻。王助、杨仙逸等都是从美、英、法等国家归国的第一流专门人才。

随后,在“航空救国”的推动下,中国航空工程教育,在民国时期,从无到有,发展较快。1934年,国民政府召开航空技术会议,决定协助各大学设立航空工程系。同年,上海交通大学创办航空工程系,清华大学在机械工程系设航空组。1935年,中央大学、北洋大学也设立航空工程系,其后,又有浙江大学等多所大学设立航空工程系。

大批青年学生怀着“航空救国”的理想,踊跃报考航空工程系。中国的大学培养出钱学森、郭永怀、钱伟长、沈元、吴仲华、陆士嘉等优秀的航空科技人才,成为国家宝贵的财富。

尽管如此,在民国时期,中国的航空工业在二三十年里,基本上处在试制或小批量生产阶段,并未建成独立自主的航空工业体系,基础极为薄弱,所制造的飞机质量也不够好。

反观日本,发展航空事业比中国稍晚,1916年,日本建立第一家航空工厂,但是,它在二十年之内就建成强大的航空工业体系,用自制的飞机武装了日本空军。在日本侵略中国时,其空军对中国空军有压倒优势,完全掌握了制空权。日本设计制造的“零”式飞机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优秀机种,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好的战斗机。

中日两国航空工业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差距,直接原因是中国没有航空工业赖以发展的工业基础——没有精密机械工业,没有特种钢及铝的冶炼、加工工业,中国的飞机工厂必须进口航空工业的“上游”产品(金属材料,飞机零部件)才能维持生产。

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中国受到日本封锁,生产就难以为继。而日本则相反,冶金工业、机械工业都有较好的基础。“零”式飞机就是采用了住友金属工业公司开发出的新型超硬铝合金,才具有优异的性能。

而中国在工业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如果政府对航空工业作统一规划,进行合理的分工布局,亦能增强航空工业的

最新小说: 五代风华 状元郎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 神话版三国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