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木船,又不是机动大型船只,来往运输万八千人,再加上武器物资,一夜的时间并不为过。
杨天风苦笑了一下,说道:“孙总司令说得是,此番作战既定为袭攻,又是深入敌占区,自然需要快进快退。至于更大的目标,只能是尽力而为了。”
“星吾理解就好。”孙桐萱叹了口气,“第三集团军——唉,难哪!”
孙桐萱欲言又止,杨天风却心里明白,还不因为是韩复榘旧部,是杂牌,面对不信任、限制、分化等手段,孙总司令远没自己过得自在啊!
但从抗战历史上看,第三集团军这个杂牌军与日军作战是相当频繁且激烈的。除了定期轮流派出一个团的兵力到河东的尉氏、杞县、太康等地进行游击战外,还有袭攻开封、郑州大战等作战,虽有胜有败,但却是尽了全力的。第十二军第81师在一九三九年豫东游击战中每战皆捷,迭受嘉奖,还获得该年终总评为全国正规军的游击战第一名。
就从即将开始的袭攻开封战役,第三集团军敢于大军渡河,攻打开封这个日军盘踞的重镇,这份勇气就值得钦佩。
“孙总司令不必忧愁。”杨天风委婉地劝慰道:“武器弹药的供应,天风将尽力而为,绝不会因为某些变动而中断。嗯,只要是真心打鬼子的队伍,天风都一视同仁。”
后一句的解释有些苍白,有些欲盖弥彰,但孙桐萱却听明白了,心中舒缓了许多。不管杨天风的三纵日后划归何人,何战区,武器弹药会一直供应。当然,这可能要花一些代价。就是现在,杨天风供应军火也尽量要索取代价,孙桐萱也尽力满足,以维持双方的良好合作。
比如从洛阳淘弄来的三台废弃锅炉和几台旧机器,从郑州周边和第三集团军防区搜集的破铜烂铁,平顶山的矾土,设在永城、砀山的鲁西招募分处的双方分肥……可以说,杨天风四处伸手讨要,在别人眼中,不管有用的、没用的,他是来者不拒。
送走了孙桐萱等人,杨天风回到屋内,认真仔细地翻阅着孙桐萱留下的文件资料。其中有开封日军的情报,有袭攻的行动计划等等。
可以说,第三集团军所掌握的情报很详细,再结合军统所搜集的,杨天风对开封日军的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
隔河当面之敌系日军第三十五师团,师团长为前田治陆军中将。前田治炮兵出身,有“炮兵之花”的称誉。“七.七事变”后,其率部来到中国,配属华北方面军作战。曾在山西忻口作战中指挥重炮兵向中国守军阵地轰击,不仅为日军步兵开辟通道,而且还配合步兵攻占了太原等地。今年三月九日刚晋升为中将。
其司令部设在开封河南大学,四周装有电网,戒备森严。防守开封的日军包括步、骑、炮、战车等兵种,约千余人,分驻在城内、南关、车站等处。经过侦察,开封城内各处的日军兵力、火力配备、岗哨设置等均已探听清楚。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当然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而且,日军在城内的防御工事并不完备,或者是狂妄自大,或者是时间还短、材料不足,或者是过于相信比较现成的城垣工事。
开封古城墙高八米,宽五米,周长近三十里,青砖结构,确实很坚固,很难攻。特别是对缺乏攻坚重武器的国*军来说,可能这也是日军敢于只留千余兵马驻守的原因之一。
历史上,第三集团军能以并不猛烈的炮火突破城垣,虽然伤亡较大,可也从另一方面说明日军对突然的袭攻完全没有防备。
只不过,这样的突破耗时费力,使得日军能够抽调其他部队赶来增援,堵截并反击进入突破口和城内的突击部队,在反复争夺中,双方兵力都伤亡不小,但最终日军还是坚持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