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会因为家庭琐事闹意见,真要是红了脸,以后都不好相处。
“没你说得那么严重,他爸爸虽说是个副院长,为了工作在外面肯定严厉些,在家里不可能那样,父母谁不为孩子着想,不会摆他的官架子,再有家里就一个孩子,搬出去住不好,没有住在一起显得和睦,虽然开始是有些不习惯,时间长了会好的,即使有不愉快的时候,也可以相互忍让些,大家都会相安无事。”袁维华说。
“你想得太简单,咱们只是一个普通家庭,可以说是门不当户不对,他们家整天和官场上的人打交道,长期有人来往,不像咱们家,一年到头来不了啥客人,礼数规矩肯定不少,袁媛老实不会说什么,哪点做不到也不行,当面不说背后肯定议论,时间长了会有隔阂,孩子不想咱们得想。”邢艳芳说。
“你把人看得太复杂,官再大也得过日子,虽说地位高些,自身条件好些,生活上他们和咱们没两样,长期在一起哪有那么多事情,只要和睦相处就行。”袁维华说。
“你以为人们都像你,说话直来直去不会拐弯抹角,有什么就说什么,他爸爸的管位不低,可以说是久经沙场,什么事情没有遇见过,心眼比你要多得多,俗话说得好,官大脾气长,当官就有做派,不然也当不了大官,整天没个笑脸,肯定不好接触,还是单独自己住好,眼不见心不烦。”邢艳芳说。
“我看没有必要单独出去住,在一起相互有个照应,一旦有了孩子,照顾孩子也方便些,省得接送孩子受罪。”袁维华说。
“我考虑过这个,正是因为以后有了孩子才单独出去住,咱们去看孩子也方便,去他家还得看人家脸色,心里不高兴还得陪着笑脸,顺着他们的话说,咱们犯不上这样,虽说是成了亲家,还是少见面的好,年八见回面也显得亲热,”邢艳芳说。
“没事你就瞎考虑,人家都见过世面,根本不是那样的人。”袁维华说。
“你说的都是屁话,我不考虑谁考虑,这可是咱们的女儿,必须要想得多些,嫁过去受气绝对不行。邢艳芳说。
“现在不像过去那么封建,人与人之间关系平等,谁给谁气受。”袁维华说。
“他家有权有势,明着不来暗着来,你能有什么办法。”邢艳芳说。
“等袁媛回来再和她商量,怎么办听从他们意见。”袁维华说。
“袁媛没有主心骨,咱们还得为她安排好。”邢艳芳说。
这时袁媛回来,看到女儿高兴的样子,知道两人玩得开心,邢艳芳把廖淑兰的来意和她说了,袁媛没有说什么,知道她心里同意,便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结婚以后必须单独出去自己住,这样大家都方便些,袁媛觉得妈妈说的有道理,点头表示同意,一切听从妈妈的安排。邢艳芳随后和妹妹通了电话,说出了她的要求,邢艳芬表示赞同,那样的家庭规矩不少,最让人烦的就是逢年过节应付客人,有句话说得好,穷在街头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为了巴结他家,亲戚朋友肯定少不了,结了婚成了媳妇,不可能什么都不干,婆婆公公会不高兴,光是招待就让人头痛,这样做最好不过,自根打下基础,日后省得产生矛盾。
“这件事我不便说出口,只有靠你去说。”邢艳芳说。
“没有问题,我去和廖淑兰说,不同意也得同意,否则免谈。”邢艳芬说。
邢艳芳把事情又跟丈夫叨咕了一遍,袁维华有些不同意,不能提出这样的要求,要争取他们的同意,不能过于勉强,会伤了父母的心,那个父母不愿意子女一起过,子孙满堂皆大欢喜,这样生活才有乐趣。
“我也想和他们在一起,可是他们家能干吗?不如这样办合适,两家谁都方便。”邢艳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