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和孟明昭的一次谈话。
张丰道:“孟老,几天之后有大雨,且一连下几天,如果鞑子趁机对我们发起进攻,事情会很棘手。”
从以前的“老孟”到现在的“孟老”,从张丰的称呼可以看出来,张丰对孟明昭越来越重视,也越来越尊敬,能准确推算出数天之后的天气变化,这是牛人啊!
孟明昭当然知道张丰的意思,雨水对火枪影响很大,于是,孟明昭就道:“公子,如果我们提前采取措施,如建造一种既能遮风挡雨,又能提供一定防护的战车,那就能将大雨的影响降至最少。”
“战车吗?”张丰眼前一亮,赞成道:“这个办法好,这一带是平原,地势辽阔平坦,战车使用起来也非常的方便。”
于是,两人商议一番,一种新型“战车”出炉,这是一种简易的木质结构“战车”,四面密封,开有射击孔,有战士则开玩笑的说这是一种巨大的木盒子。
然后一连几天,很多战士都在制造这种战车,集镇上的老百姓看到,战士们砍了很多树进了营地,老百姓们自然不知道,这些树被用来做“战车”。为了保密,“战车”的制造在营地之中,外人根本看不出来。
………
辽阔的平原上,一条大道从远方而来,这是多尔衮的必经之地,在这里,数百辆战车已经在这里,排成一个横排,一眼望不到两端尽头,看上去非常的壮观。
每一辆战车里面一个班的战士,大家已经在这里等待,等待着鞑子的到来。
某一辆战车里面。
一名战士道:“班长,这东西真好使,你看外面这么大的雨,里面一点雨也没有,且有这么多的射击孔,外面的情况也一目了然。”
另外一名战士道:“还不止是能挡雨,我感觉在这里面很安全,鞑子的弓箭休想射到我们。”
战车四周是几乎一、两寸厚的木板,鞑子的弓箭真的难以射穿,在这战车里面,安全感满满的。
“班长,这战车里面地方也够大,我们一个班,居然不显得拥挤。”
一名负责推车前进的战士道:“这车的四个轮子比较宽,整辆车也不重,不会陷泥土里面,推起来也算轻便。”
大家聊着天,气氛还算轻松,突然,有人道:“大家注意,鞑子好像已经过来了。”
闻言,大家透过射击孔朝外面望去,只见前方雨幕之中隐隐出现了骑兵的身影,无疑,那是鞑子的骑兵。
在大家的后方,不到百十米,已经修建了好几个瞭望塔,其中一个瞭望塔比较大,高约两三丈,直径在一丈以上,这是张丰的临时指挥塔。
指挥塔比较大,比较高,不但能遮风挡雨,而且可以居高临下,看得比较远,这不,王朝勇正拿着一支单筒望远镜看着前方。
“总兵大人,鞑子终于来了。”
张丰点一点头,“鞑子来的好,这一次,我们教一教鞑子,遇到大雨天,仗应该怎样打。”
按照孟明昭的建议,各旅的骑兵已经集中,将作为一支奇兵出现,独立旅一个骑兵团,其余各旅则是一个骑兵营,骑兵的数量两、三千人,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鞑子已经出现,张丰缓缓的道:“听我命令,我的枪声一响,大家朝前一边射击一边推进。”
“是!”
………
鞑子来了,首先出现的是鞑子先头部队,没有多久,更多的鞑子来了,多尔衮也来了,骑在马背上,多尔衮看着前方。
地势平坦,一览无遗,即使有雨水的阻挡也能看得比较远,多尔衮看到张丰部署的一辆一辆战车。这些战车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