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诛红与八十红论 > 八十红论附:知识书页

八十红论附:知识书页(9 / 9)

阔的田野是一个人的赛场,可以捉蛙弄蛇、可以挖菜嚼根希翼土中的一丝涩甜;意味着池塘里面的游泳有乐有险,小河边捡起卵石赋予它美丽的意义;意味着在山峰可以换一个角度看世界,或者捡拾野味、鸟蛋丰富自己的快乐。

城市的童年,意味着学校的游戏是一种规划,篮球架是竞争的目标;意味着回家穿行人群、车流、街道、噪音;意味着家里面的课业、补习、辅导班;意味着出门是个消费的世界,快乐有时候取决于大人。

无论如何童年的探索发现是存在的,所以说童年在概念上心理学意义大于修辞学。因此,对于老顽童也好或者大器晚成也好,从心理学角度理解探索是会使得年龄失去意义。

因而,童年可以始终伴随人生过程。那么,尼尔·波兹曼担忧的是什么?

这是覆盖造成的,或者说覆盖过度。

知识是来源于人民实践的。比如,古代诗歌总集《诗经》中“风”源自民间。

在纸张及至印刷术诞生后,知识意味着可以记述成人们的探索精华变得越来越集中。知识与知识传递成为一个越来越系统的社会事物。童年成长的自然性越来越小,这一过程就像是当人类的探索越来越主动,本能因素成为社会主体意识活动后,自然探索变得削弱。

这就是尼尔·波兹曼所看到的教育消逝着童年。

要看到知识需要教育来传递或传授,这是因为人生百年、时间有限。教育使得前人的探索变得更具意义;人类知识量不断增大,归类传授可以避免弯路;过多重复探索毫无意义浪费资源。人类依然需要探索精神,所以生活中有人喜欢冒险活动有其原因。探索未知、发展知识依然是人类发展动力。

但教育不仅会有知识覆盖,也会有心灵覆盖。教育者有时候会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给自己的学生,而削弱学生的探索精神。而平等交流是利于学生探索意识培养的。覆盖过度是会走向教育的反面的。

或许将来教育者会脱离教授知识的羁绊,变得越来越像个辅导员如同圣人孔子所做的那样,师生会切实像古人所说只有闻达先后的区别。学校当然还是不可或缺,这是人们社会化或者说知识教育社会化开始的地方,是人类社会团结的象征。

最后总结一下,新陈代谢是世界的普遍规律,人类在其中不断的进行知识的积累和传递,学习过程不断丰富,探索步伐不断迈进。参与这些的人们不断探索使得自己不会落伍、新生一代不断超越实现自我,社会大潮奔涌中你我都是其中一员。

2016.5.21——28

最新小说: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神话版三国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五代风华 状元郎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