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抗战之红色军神 > 三十年代的最后一个冬天

三十年代的最后一个冬天(2 / 3)

备。

当时间推移到12月下旬,双方事实上忝袭扰战后,经过中国闪电特种部队教官紧急培训的一个芬兰侦察营,开始进入深入前线对苏俄之补给线、兵战、士兵营地等进行袭扰。

而仅仅过了三天时间,这个侦察营陆续传回的战报就让这些骄傲的芬兰军官低下了骄傲的头颅。750人的侦察营,连续作战72小时,击毙苏军4700余人,炸毁或烧毁苏军坦克75辆,弹药物资1200吨,还狙杀了1名苏军副军级指挥官和1名正师级指挥官。而芬兰侦察营只付出了17人的生命。

因为时间很短,来自中国的教官不可能像训练中国特种部队那样去训练这群北欧大个子,基本军事技术是无法教的,他们更多的是教了一些隐蔽、化妆、突击、潜伏、撤退、掩护、狙击等方面的战术而已。整个培训时间也不过才三个星期。但效果,显然是十分明显。

也就在这三天时间,从中国购买的“鹰龙1型”开始升空作战,面对苏俄96架轰炸机和48架战斗机的强大队伍,紧急起飞的芬兰空军控制着48架“鹰龙1型”向苏俄空军迎了上去。当时,芬兰空军从战术上来讲,已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空军,他们采用的四架机编队战术大大领先于三机编队,并后来成了二战空军的主要战术编队。

这场爆发在赫尔辛基上空的空战,后来成了二战空中战史的一个经典战例,由于芬兰飞行员与中国战斗机的完美结合,不但将入侵飞机全部拦在了赫尔辛基之外,还以自身损失10架飞机和4名飞行员的代价,将来犯的144架苏俄飞机全部击落,其中有三分之一的苏俄飞机被打得临空爆炸!

至此,芬兰总统和军队最高统帅曼纳海姆才下达命令:部队全部换装中国装备;同时,各级侦察部队必须轮流接受中国教官的培训。

虽然北欧的冬天气候严寒,但这个冬天却不太冷。不止是苏俄和芬兰之间打得热火朝天,就是其他欧洲小国也在忙着“备战”,因为,谁也不知道德国的铁蹄什么时候就踏上了自己的国土。

德国闪击波兰,以及苏芬战争的开打,让中国的这个冬天也忙了起来。

这个“忙碌”首先是由德国引起的。出于人道主义或其他原因,德国在进攻波兰之时,就从中国紧急订购了一批价值500万美元的药品与药械;同时还订购了一批保存时间可达2年的军用罐头食品。

紧接着是芬兰与中国签订了天量与军火与物资订单。

紧跟芬兰背后的,则是苏俄的药品与食品订单。对于来自苏俄的订单,国防军高层还过争议,有人说既然国防军未来的战略目标是苏俄,为什么要向他们出口物资呢?

武爱华的决定是:可以向苏俄出口药品、药械、食品、纺织品以及其他工业制成品,但拒绝出口原料、燃料、军火以及技术。这个道理非常简单,前者可以赚钱,又带有人道色彩;而后者的出口则有可能养肥了敌人从而给自己找麻烦。

如果说,这个世界在二战中有一个国家面临亡国之灾时,武爱华可能同情,可能伸出援助之手的,这个国家一定是德国。至于苏俄或其他列强,如果真的被德国灭亡了,武爱华不但不会去救,而是绝对要落井下石的。

除了向欧洲的出口业务突然忙了起来外,中国的进口生意也同样忙碌了起来。从1937年开始,中国从美国、英国、南美、澳大利亚等国订购的大量钢铁、石油、矿石等物资,都到了“交货期”,这些大宗工业品和原材料,源源不断地运到中国港口,然后又被铁路、公路运输到各自的目的地。

而与此同时,中国继续在世界各大出口商处下订单,这些订单多是1940-1941年交货的。

这是最后的

最新小说: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五代风华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 神话版三国 状元郎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