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尽!”翁文灏说道。
“中国知识家的命运,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国家和民族命运的缩影,我想,以后再也不会出现类似的情况了……”武爱华有感而发。
“谢谢,谢谢总统先生,我为中国有您这样一位理解知识界人士的领袖而感到由衷高兴!”说着,翁文灏起身向武爱华深深鞠了一躬。
“翁秘书长客气了,中国的未来,还需要像您和任鸿隽先生这样的人担当重责!”武爱华也被翁文灏的态度给感动了。
民国知识界里,曾经出现过一个很有前途的组织,就是任鸿隽等人创办的中国科学社,这个当年可媲美英国皇家科学学会的组织,完全由民间私人“志同道合”者所办,但却是中国科学界最权威的组织。可惜的是,这个组织在天朝建国后便失去了权威地位,到1959年时便被迫停止了活动。中国科学社的命运,俨然成了中国科学命运的标杆!
后世的武爱华,虽然学的是军事,但其家世背景,也让他了解到一些科学界的事情。这也让武爱华暗暗下定了决心,科学,绝不能葬送在自己手上!中国人玩科学,也一定比西方列强更强!
“故所愿也,不敢辞也!”翁文灏也被武爱华的情绪感染了。
翁文灏虽然此前出任国府行政院秘书长,但在1949年时却没有跟随蒋到台湾,而是去了香港,后来定居法国巴黎,1951年受召唤回到天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