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过的吗?自己竟然让装甲团继续攻击,真是笨得像头牛!
5师、4师在接到命令后,只投放了一个步兵团,而3师因为敌人是一个师团的步兵,便投入了两个步兵团。
步兵团长虽然也是第一次打巷战,但架不住战术训练很熟悉啊,所以,他们立即将部队打散,以一个连为一个街区,一间一间房屋进行清理;迫击炮和37战防炮分配到每个连,遇到难啃的硬骨头就用炮轰!
国防军步兵的投入,立即扭转了战场局势。他们以三人为一个战斗小组,一个班为一个小战斗集群,一进入街巷就掩没在房屋、街巷之间,他们时急时缓,时左时右,在街巷、望到间跑窜,敌人多了,他们可以固守,敌人少了,轻松地将其消灭。
由于进行过专门的巷战训练,这些战士们严格按照训练要求,什么地方可能藏有敌人,什么地方可能有机关,什么地方可能有暗堡,小组三人如何配合掩护,组与组之间如何掩护推进,打得有板有眼。
但是,日军似乎已经学聪明了,或者,日军也在研究如何对付国防军的战术;虽然国防军打得不错,但日军同样也打得轻便灵动。
国防军的战术目标既要消灭敌人之有生力量,又要逐房逐屋地争夺;但日军似乎并不这样,他们只在乎消灭国防军士兵,而房子丢了就丢了,也不见其有任何反击动作。这样,因为国防军多一个任务,反而整体上有些束手束脚,从而大增被日军反袭的机会。
欧秀康,原永安警备旅永安警备团侦察连连长,现在为第1集团军第4师胡克礼部2团1营营长,在巷战中,他率先看出了国防军这种打法有些太粘滞,不利落,他立即找到当时的永安警备团长现在的2团团长樊和平,要求改变战术。
“欧秀康,老子晓得你娃肚子里有货,说,咋改变战术?”樊和平依如当年在永安时一样,脾气直直的。
“我们逐房逐屋地攻击,鬼子很快就掌握了我们的战术,因此,我们在攻击某栋房子时,经常遭遇到陷阱或来自外面的突然进攻;我们何不改变一下,变原来的进攻为佯攻,而将主要力量用来打援,或者主要力量跳过几栋房屋,去攻击别处的敌人?”
“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樊和平想了想,没想出任何有意义的东西出来。
“让我军变得虚虚实实,让敌人摸不着头脑,还能加快进攻节奏!”欧秀康说道。
“好,你们营先试一试,我去找其他营说说。”樊和平可谓是“从善如流”。
曾经,当警备团改编进主力部队时,上级准备把欧秀康放到别处去干营长,樊和平“威胁”集团军领导,如果要让自己当团长,那么就让欧秀康在我手下当营长;如果首长硬要把欧秀康放在别的部队去当营长,那么,我申请去欧秀康手下当个连长。
“为什么?”集团军首长问道。
“因为,欧秀康会打仗!”樊和平实话实说。
欧秀康到不知道团长樊和平会如此看重他,接到试一试的命令后,欧秀康立即回去让通讯卫生排的战士把营部作战计划调整告诉每个连长,让各连改变战术,重新组织战斗。而他自己则带领营直属警卫排、侦察排一头扎进了巷道之中。
战术一改变,战场顿时变得鲜活起来。
欧秀康手下1连的连长叫郑树强,与欧秀康在带兵打仗上有得一拼,听说营长的安排之后,二话不说,带着自己的连队,看见巷道就钻,一杆子穿插了500米以上,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已经到了廊坊的哪个角落。
“以班为单位,四处散开!”随着手语的传递,瞬间便四散而去,最后只剩下12人围在郑树强身边。这12人,就是连直属警卫班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