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利用河边正三旅团、铃木重康旅团出事后的两个多月时间,修筑了大量坚固的野战工事,目的是固守这一地区,以保护北平南边的安全;至于宛平,则是因为距武爱华的佛子庄非常近,日军虽然也筑有工事,但远不如南苑。
不动用榴弹炮,不足以快速打开进入南苑的通道。
“轰——”果然,在国防军榴炮团开炮不久,日军的山炮、野炮、步兵炮迅速进行还击!只是,日军在试射之时,国防军榴炮阵地立即移动起来,这就是机械化的妙用,移动非常迅速。
“轰,轰,轰,轰……”日军的炮弹连续落在国防军炮兵阵地上,只是,榴炮团已经离开了原阵地,只有最后两辆卡车受到一点波击。
日军的炮兵一暴露目标,第5师炮兵团的炮兵观测员立即观测数据,日军炮兵刚刚发射了5发炮弹,“轰——”国防军第二炮兵群就向着鬼子开炮了。显然,由于“系统”的科学性,让国防军的炮兵观测员比日军的速度要快得多,也要准得多,而因为炮兵团拥有一个8门150mm加农炮的重炮团,使得日军炮兵阵地还没反应过来,就失去了再战能力。
“轰——”
这时,转移到一公里外的炮兵师榴炮团再次开始对日军前沿阵地进行炮击。而日军,则再也没有炮弹发射过来了。
“炮火,延伸炮击!”指挥官最重要的是掌握战场节奏,一定要将战斗进程控制在己方的手上。
就目前日军装备水平,与国防军进行炮战,相当于是一个打两个,或小孩打大人一样。国防军只出一半的力,或者三分之一的力,就足以对付日军炮火;而当日军炮火还击时,另一半的力或更多力突然使出,日军火炮就得立即哑火。
不得不说,武爱华部队的装备已经非常逆天。事实上,在后世的部队,也未必有如此密集的火炮或火炮部队。当然,后世的火炮部队种类更多,射距更远,威力更大,技术更先进,更灵活机动,再加上电子战、卫星什么的,那时的火炮,才真正称得上是毁灭的火焰。
“战车团,出击!”看到通道已经打开,武东升大手一挥(学武爱华的,武爱华学电影的),标志着战斗开始进入了短兵相接的阶段。
虽然第1集团军第5师师长武东升指挥的这场战斗,并没有给他配备装甲师的战车团,但5师本身却有一个t-12型战车团,而且拥有96辆的超豪华装甲阵容。
这个世界上,也许,只有武爱华能搞出如此气派的战车团了。因为,他的战车来得实在太便宜了,即便自己生产,但系统兑换的战车同样可以用。
战车团并不仅仅是战车,还有装甲运兵车,总兵力与一个陆战团相比并不差多少,就凭一个战车团,也完全可以硬捍日军一个普通旅团。
重型火炮的轰击,已经让日军损失惨重,而战车团的突击,更是雪上加霜。这种钢铁大家伙,用什么去对付啊,掷弹筒,好象可以,但那效果实在有限,最多在战车上爆出一个痕迹,除非是打在战车的关键处;战防炮,当然更好,运气好,一炮就能将战车打趴下,可是,这中国军队的战车也太多了啊!日军的战防炮本身数量就相当有限,而且,日军只要推出一门战防炮,还没来得及装弹,中国战车上同样是战防炮的炮弹就已经打过来了。
相当于,自己每次一门战防炮,要对付中国战车十几门几十门战防炮,国防军这种打法,不是欺负人吗。
小日本狂妄了半个世纪,如果算上后世,已经狂妄了一个多世纪,是该尝尝被欺负的味道了。
在国防军的炮兵开始轰击时,日军第16师团30旅团佐佐木到一少将就将电报发到了16师团部、第2军军部及华北方面军司令部。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