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请回。”
项y最先回电:“执行原计划。”在项y看来,这个计划是上报中央批准的,怎么能随便改?
陈y回电:“可主动出去!”这是一个倾向于主动出去的建议性答案。
粟裕回电:“出动出去!”
钟守富回电:“选择哪一种方式,后勤保障都能跟上。”因为此次战役,钟守富负责后方,所以前方的事他不便直接表态。
夏中青回电:“主动出击!”
程亮回电:“主动出击!”
教导师、重炮旅、装甲旅、防空旅、五个主力师异口同声:“主动出击!但我们听司令的!”
“卧槽,这些兵油子!”武爱华看到“手下”完全一样的回电,有些哭笑不得,这些家伙,一方面对自己忠诚,但也变油了,他们之间也知道互通信息鸟。不过,这是好事,手下团结好办事嘛!
武爱华特别反对传统政治中所谓的“平衡”、“制衡”这类腐朽的东西。所谓平衡、制衡,在“以人用人”的时代,对于稳定形势,是比较有利的,譬如历朝历代的武官与文官之间,明朝的清流与贪官之间,因为这些人都是皇帝选出来的,皇帝只有搞个人玩人的制度,让你们互相牵制,江山才会稳固。
但是,现在科学社会,早就由“谋人”的管理方式转变为“谋事”的管理方式,其制度设计都是很科学的。包括制度设计者、管理者都在这个制度之下活动。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继续人玩人,那个这种制度迟早会被历史所抛弃。
客观地说,美国就是这类制度的典范,别看两党轮流上下,显得很是热闹,但国家之根本却从未变动过。
大多数人都支持主动出击的主张,让武爱华甚感欣慰,这说明独立纵队的高级军官的全局意识、决战意识及自信心都很强,没有被表面上敌人的强大所吓倒。事实上,武爱华和司令部的人在进行沙盘推演时,之所以摆出这样一个与国军进攻方向完全相左的“防守反击”模式,并不是武爱华担心独立纵队不敌国军,而是担心独立纵队与敌对攻,极有可能造成歼敌一两个师后敌全线撤退的后果。
也许有人会说,既然红军那么强,国军后撤追就是了呗,一直追到南京多好?这是外行话了,离开根据地,战线一拉长,辎重给养难以保障,原来的优势就有可能变成劣势。
敌8旅许永相的覆没,让武爱华和红军指挥员们看到敌整编师的战力也不过如此;而红军装甲战车的亮相,再继续执行那种藏着掖着、引敌上钩的战法已经过时;再加上指挥员都主张主动攻击,那么,此时不攻击更待何时!
“命令:除夏中青第三作战集群之外,其他集群各作战部队以战车部队为前锋,于今晚10时对敌全面进攻!注意:此战重点在于歼灭敌之有生力量,此战要点在于快速突击,火力优先!”
“命令:独立纵队空军部队于今晚10时对敌福建境内之敌空军基地进行打击,务必摧毁敌福建境内所有航空器!”
蒋介石是否知道红军拥有作战飞机一事,武爱华现在难以判断。在平时训练中,为了保密,武爱华要求一次性起降飞机不能超过两个小队8架飞机,飞行距离不能超过根据地范围。通过这样的措施,尽量保守红军拥有战机的秘密,此次,从国军布置来看,国军应该不知道或忽略了红军拥有战机的事实。
这个时候的飞机,并不能夜间起飞,执行轰炸任务;但武爱华的飞机由于是系统出品,多少带有点不同,虽然标明是“1935”年水平,但飞机上已经装有雷达这一利器,同时飞行员之间也能进行不超过10公里范围内的电子通讯。也就是说,武爱华的空军是目前世界上惟一具有夜战能力的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