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大祁的冬天已经足够严寒,处在南方的百图理应是暖和些的,却是没想到,今年百图的冬天到了滴水成冰的地步。进了腊月,憋了许久都不见影儿的大雪,终究再小年这天肆虐而来,雪虐风饕,席卷了整个百图。
腊月二十三,是民间祭灶的日子,家家户户忙忙活活的准备着贡品,指望着黄昏入夜,灶王爷吃了贡品高高兴兴升天上路,在玉皇大帝面前给一家子多说好话,来年给个吉福的运程。常言道,瑞雪兆丰年,这突降的大雪着实让大家欢喜了一把,忙不迭的朝着乌压压的阴沉天可劲儿的磕上几个头,权当各路神仙已经给他们许了个大好年景,满脸的笑容抑制不住,夹杂在这风雪中的呜咽声自然是没人会来注意。
大约世间总是这样,有人欢喜有人忧,村子里家家户户都洋溢着过年的喜庆劲儿,那不远处的小山坳里却是一片凄然哀哉。
这大雪来的迅猛,天色阴沉,那大雪如棉花,纷纷砸了下来,不过一盏茶的时辰,山中已然素裹一片。茫茫的风雪中,隐约看到一团白色的“东西”蠕动,发出嘶哑的哭喊。那团“东西”旁边还立着一个不高的小孩,这个时候的凌安确实是不高,年纪不过十来岁的模样,整个人已经被雪覆盖了大半。大雪一直没过她的膝盖,头上、肩上顶着厚厚的雪,两条瘦弱的胳膊无力的垂在两边,竟也是覆着雪的,眉毛上结了一层冰,又飘上了雪,白白的两条眉毛几乎要连在了一起。她一动不动,冻得青白的脸上,表情木然,唯有一双眼睛阴沉如此刻的天色,漆黑的眸子盯着眼前那跪匐的妇人身上。
他们在这里已经有三个时辰了,那妇人花了近三个时辰才将自己的女儿葬在了这里,没有棺椁,只有半张从死人堆里捡来的破草席,连同妇人身上那件半新的褙子一块裹了尸体埋进了那个刚好容纳一具小孩尸体的坑里。凌安本是打算上前帮忙,被妇人硬生生的拦住,她便站在那里,成了旁观者。
凌安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妇人蓬头垢面,踉跄着在乱葬岗的死人堆里翻腾尸体,找着自己的闺女,就是那具与她紧紧相拥的尸体。尸体已经僵硬,双手环抱着凌安的腰,脑袋搁在她的胸前,面色青灰,眼睛微微的闭着,面容是安详的,正如凌安告诉她的——睡着了就不疼了,死了,自然也不会感觉到痛了。
等到那妇人终于找到自己的女儿,疯了般的将两个人分开来,而后便拖着尸体找到了这个地方。起初,妇人整个人在土堆上挥舞着手臂,试图扫净掉落的雪,终于无可奈何,整个人便趴在那里,用身子来阻挡着风雪,不消片刻就被大雪掩埋了。
凌安动了动僵硬的手指,肌肤已经麻木,天色越发阴沉,大雪丝毫没有减小的征兆,她知道,在这样下去不止妇人,自己也会被冻死在这荒郊野岭。
可是眼前的妇人已经几近崩溃,或者说已然崩溃。她是个苦命的女人,唤作芙娘。她早年订下了婚事,青梅竹马门当户对,本是件极好的姻缘。只是年少无知,又或是一时情浓,没有成亲就珠胎暗结。又赶上男人外出打拼,便说好了回来成亲,没曾想男人一去不回,更是将家中老人也一通接进了京城去,最后竟是了无音讯。沈芙娘名节已无,还怀有身孕,依照村里的规矩该是要沉塘的,她父母舍不得,将她送去外头过活,怀胎十月终是生下了一个女婴,取名沈红丫。芙娘便带着孩子给旁家洗衣缝补,干些粗活勉强度日,即便老父亲辞世芙娘也没有回去。母亲病重,芙娘心里难受,终于带着孩子回家看望母亲最后一眼,本是打算母亲去了便带着孩子马上离开,可惜,家里那嗜赌成性,欠了一屁股债的兄长见红丫长得水灵,又赶上过年,手头紧的很,便动了歪心思,偷偷将红丫卖进了镇上最大的花楼。
芙娘也是傻的,等她知道了真相也已经是三天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