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猛,自己这边也士气大振,只是以为要打赢了,毕竟他只能看见两个人的军旗在敌阵中如入无人之境。
士气大振,配合陈兰和徐盛给曹兵带来的压力,雷绪也开始第三次冲锋。
夏侯兰面对这样的情况也无奈,只能尽力指挥,他不是一个以武勇出名的将军。
但是他知道胜局已定,于禁那边已经有几十骑过河开始往这边冲来了。
所以只要坚持住不溃败就行了。
当然,即便是陈兰和雷绪爆发了,也不可能让训练有素又是于禁和陈兰的军队溃败。
夏侯兰善于军法,擅长军法的人治理的军队,就是比较有韧性。
即便是被雷旭和陈兰,在大军中冲出两条通道来,军队并没有荒乱。
只是原来的一大团军队,如今变成了三小团。
被敌军分割的军队自动地抱成团,就形成了现在曹兵分而不散的格局。
三股士兵,分别抱团绞杀敌军。
配合的仍然天衣无缝。
或者说,雷绪和陈兰的士兵并不能找到他们的弱点。
即便创造出来了这些微不足道的机会,也并不能抓住。
雷绪终于也和陈兰徐盛会师。
这一下算是形势逆转,换成雷绪等人背靠河水了。
但是为了乘船并没有什么大碍。
可当两人都冲到徐盛面前,见船只全部离开了岸边。
也许是恐惧,催生他们勃然大怒。
“你搞什么鬼!”
“船呢?”
“快让他们回来!”
徐盛不为所动。
一脸鲜血的狞笑道:“诸位,今日要效仿项王与国士之旧事了!”
他是说的项羽破釜沉舟自断后路,韩信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
“你发什么颠!!”
雷绪和陈兰大怒,这怎么可能打的过呢!
可徐盛不在乎这个,大不了战死!
百姓运走就是不辱使命!
“多说无益,我们同生共死!”
徐盛自己也没逃走,也算对得起雷绪和陈兰了。
但是陈兰和雷绪难免有别样的意思。
谁会想死呢!
徐盛又笑一声:“敌军包围之中,咱们其利断金!三人共同冲锋!纵横敌阵!”
说罢,自己的卫兵将三个人一起保护起来。
反而把雷绪和陈兰的亲兵挤开。
……
(无意间翻了翻qq阅读去那里看了看评论,发现那里的读者有一些误解。哦原来是qq那里看不到作者的话,我和读者交流的一些东西就看不到,所以那里居然比我在起点批评和误会还多,当然这是我的问题,我还要靠说题外话和读者交流,我也没用过qq阅读,也疏忽了这个问题。
------题外话------
几句题外话,突然发现写历史流,最好写的居然是清!先别杠大家喜不喜欢,最起码除了几个考究的顶尖大神,大部分成绩很好的其实都会给人出戏的地方,难得就是保持那个朝代的味道。比如交谈和文字之间不经意流出来的,我肯定是有这样毛病的。但是清不一样!即便我持有批评的态度对这个朝代,但是不得不承认,这个朝代的影响真的太大,不仅说因为离今天近。还有其他原因,即便是我只大概从课本上了解过,没有刻意搜寻过资料,但是我可以想到我一旦去写那个,就可以不用纠结人的称呼问题。对于我来说交流不畅的问题就解决了。最起码我写,主子,爷,奴才,或者磕头,谄媚的话,不管是不是符合事实,但是这样很容易似乎就出来那个味道了……也可能是我的感觉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