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生活中工匠的创造进行记述和解析。
并且寻找共同点。
就比如这次给犀牛和大象做犁。当然可以通过工匠的摸索很快的制作出合适的犁。
但是没有完整的科学理论。
无法进行逻辑的推导。于是董良缠住诸葛亮,让他计算出了,畜牲身高会对犁提出那些要求,怎么做可以合理。
身长又会对犁子的发力造成哪些影响等等。
各部分构造的作用总结好,根据动物的大小就可以因地制宜的调整犁子的角度和大小长短,各部分零件的变化。
当然这样的事情也和当初董良指导厨师做菜一样。
他只开个头,指出一条方向,让专业的人去作。
董良的优势从来不是实操,而是知道前进的方向。
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比董良强的人不要太多。
古代人只是社会环境古老,并不是比现代人一定智商低。
所以董良就将这个思路告诉了曲万田的徒弟里几个优秀的。
曲万田就是董良在荆州制雕版的木匠,木雕搞的好,能给达官显贵做家具,自然也会木匠活。
他手下的徒弟因为受到了董良和刘备的照顾,如今生活比较舒服,有能力也有经验,有时间去做木制工具的科学探讨。
而董良的学校里也有专门对进行理论研究感兴趣的学生。
董良当然支持他们走科学的道路。
即便是一开始创造不了什么收益,但就像官府里养的一些清贵的读书人一样,反正不差这两口饭,给他们一个研究的环境。
而董良现在是刘备阵营的核心成员,诸葛亮庞统的到来都有董良举荐的功劳。
而董良又多次立了大功,刘备今天的四个郡的阵容都是在董良的方向指引下做到的。
虽然董良不追求什么官位和权利。但是他的地位很特殊。
所以基本上没有人会不给他面子,他要做什么事的自由度比较高。
做什么创造性的,超出常理不常见的操作,寻常也没有人会去阻止他,也往往都会给予方便。
所以这几个搞科学的孩子们,也能像在官衙里工作的孩子一样可以领一份工资。
现在就跟着董良,先记述基本数据,再回去演算分析提炼。
他们和曲万田的徒弟相比,就好像一个是纯学术研究,一个是交叉下级应用学科。
而且不光是木匠,等从交州运来的炼丹师到了,董良还要让他们和铁匠一起搞起来冶炼方面的学科体系。
董良不知道自己这样做能不能取得效果,这样的做法也是他的眼光能提出来了。
只能说尽力而为,无愧于心,尽人事,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和实干家,聪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