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鬼谷神谋 > 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新仇旧恨

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新仇旧恨(3 / 5)

之仁,念及你身负一半灵孤血脉,所以放你一马。

这才形成今日你视我为仇,却又与吕子善交织在一起的局面,这让本公子无法避免,想来这一次你也在劫难逃,本公子自然不会再心有不仁之仁了。”

(不仁之仁其实是对应道德经中老子所言,天地不仁与圣人不仁而言,作为普通世人而言,有的时候会觉得自己所做是仁义之举,或者是善良之举,可若是以道之标准来言,往往并非如此。

有的时候所谓的仁与善都非一时的标准可来衡量,道家真正的善,就是上善若水那一章所言的标准,那叫做真善,是自古有记录说得十分全面的善之诠释。

其实后世之人所为的善与仁大部分是佛家与儒家自己所订的标准,非是与道相符的真善真仁。

天地无亲,常佑善人,这里的善就是以道之善为善,世间可参酌的就是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里面所书,从居、心、与、言、正、事、动七方面诠释的水之善即是道之善。

只是这一章世人总是觉得老子在写人,其实是在写水,用水之善来诠释一个上善的标准而已。

而非是世间佛家与儒家所言的善,儒家与佛家的善从道家所借,可却偏差了道阴阳相生之理。

就好比三字经里的“人之初,性本善”,就是儒家的说法。

其实人之初,性本无,这才是真正的理解,除了人之外,世间万物其实也无所谓善恶的,也无有善恶之分,虎吃羊非是虎之恶,羊吃草也非是羊之恶。

而以前本人也说过,人是万恶之源,人有欲才会有善恶,回归自然也就无所谓善恶了,善恶合一之态。

人之初自然是无善无恶了,纵然是天生就会吃奶,那也不能说是恶或是善。

所以我此书以前说过,不知己恶就不知己善,不明真恶,自不知真善。

所以世间一些人所谓行善一辈子却不得天之所佑就是因为所行之善非是与道相符之善,所以不得天之所佑。

修道亦是如此,若是不明真义,纵是读一万遍道德经,读一万遍易经也无济于事,不能明己心之善恶,自不能明己心,不能明心悟道,知己者明,知人者智,道家之理在于阴阳,万事皆有阴阳,只有阴阳合一才能真正明白一件事物,就好像一个东西一样,不仅要看正面,还要看反面,只有结合正面与反面,得出的认识才是事物的真相。

除了道德经之外,庄子里面有比较详细的论述,有兴趣的可以读读。

那么似乎好像就没有行径明道了,其实很简单,不看儒也不看佛,只要看身边的一切自然,就可以明白道之真义了,这一点又与佛家的一些经文相似,所以说中国的佛其实是道佛,中国的儒也是道儒,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是道家文化的繁衍而已,只要把道学弄明白了,就什么都明白了。)

王禅直接就把事情说清楚,武庚能想到此时王深受重伤,这才前来寻仇,这一切其实都是吕子善安排好的。

因为自王禅知道梅香能察觉此琴之心的异常之时,王禅已经心里明了。

若说以吕子善的本事,自然也能探察此琴,可就是因为此琴里面的结界太过霸道,所以这几千年来自九天玄女娘娘传下此琴,就一直无人能破除,而欲图破除此琴的人都会因此而受到重创。

所以吕子善这才会借梅香之手来伤害王禅。

王禅虽然知道吕子善的阴谋,却也不想让梅香失望,所以这才冒此大险在与红绿两位大师大战一场又受了伤之后来探察此琴。

而此时武庚的出现无疑是证明了这种猜想,可王禅依然自信,而且也知道之所以无法避免,是因为自己还没有完成当年未了之事。

而且王禅也想通过此事来证明一个想法,那就是吕子善的前世是何人?

最新小说: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 状元郎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五代风华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神话版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