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重任啊!
她是一个非常看的清的人,也是第一个没有对苏葵的任命有惊讶情绪的人,仿佛这个结果是理所当然的。
像她一样看得清的人不少,毕竟在原单位也是个干部了,不至于跟瞎了一样。
也只有少数几个像俞芳那样心里觉得不平的,这会儿看她被一阵突突,看着陈秀娥离开的背影气得发抖,脸上红得滴血的样子,啥话也不敢说了,最多在心里偷偷不平。
说实在,不平的少,但不解的人还挺多。
直到听到关于苏葵同志任命的解释——
直接任命原来是因为之前已经参与过实习,那这正常。
进入秘书处工作,他们也有几个人进去了。这也正常。
至于被调到主任身边,学院领导尤其是李主任对她一直十分看重,甚至从她还没上大学起就把人定下了,苏葵更是直接为此放弃了保送选了学外语,这个大家也听说了。完全可以理解。
而同时兼职接任翻译科法文组组长?因为她的法语能力最出众,也有丰富的个人履历和工作经验,还是科长直接推荐。
这个大家还真没法反驳,他们班上就没有一个人学了法语这门语言,别说跟苏葵这种翻译书籍出过国还为学习方法出过书的人比了。
哦对了,她还有工作经验,虽然年纪最小,接触的外交部事务却是他们之中最多的,参与过好几个重大项目的翻译谈判,和好几个国家的人打过交道——
所以,这项任命也是应该的。
这样一说,嗯,好像全都正常了……?
他们甚至觉得她还能多揽两个职位是怎么回事?毕竟她还是搞文学工作的,新闻司,委员会也缺这样的人才!
*
苏葵还不知道她跟李先河谈个话的功夫学院里发生了什么,就只觉得大家对她的态度变了,变得特别平和,甚至还有一丝敬佩。
如果说一开始他们是用看学生的态度来看苏葵,后来她崭露锋芒,大家开始用看少年天才的目光看她,而现在,他们却是真正用同辈人的态度来对待她。
在学校里和参加工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今天开始——
李先河叫她今天带好一切证件去部门里报道,办理所有的入职手续。
一个带着她名字的工作证件被她拿在手上,所有信息被记录在册,不再有人喊她苏葵同学,而是直接喊她的职位,苏秘书,苏组长。
一九五九年她躺在破旧的房屋里不知前路,一九六二年,她站在华国外交部的大楼里遥望未来。三年的时间——
从现在开始,她终于正式踏上了属于自己的外交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