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曼宁还不知道, 韩景沉已经回来了,并且一回来,就一副挖地三尺, 要把她找出来的架势。
在沪上待了近两个月, 除了不会说本地话,裴曼宁过得还不错。
卢家人对她也很照顾。
尤其是卢同志的媳妇孟姐, 她是国棉一厂的女工,下班后,经常带着孩子到她这儿来说说话,怕她一个人不适应,有时候也会带着她到处转转,熟悉环境。
孟姐是本地人,说话细声细气,有点嗲,这种嗲是一种感觉,自然不刻意,包含着女子的温柔,娇媚,风情……哪怕是吵架, 也从不扯大嗓门, 她的嗲也不是刻意发嗲, 如果是发嗲, 那就会变成惺惺作态,让人毛骨悚然。
孟姐也很独立,生活讲究精致, 有个性, 有想法, 她喜欢折腾,卢同志得哄,用孟姐的话说,这就是征服与被征服之间的博弈。
孟姐笑眯眯,男人嘛,就是不能太顺从他们。
别看孟姐个子娇小,但她非常能干,会织毛衣,织围脖,勾窗帘,编暖壶套,在国棉一厂里经常板报……
裴曼宁觉得她身上有一种魅力和自信,也许,是沪上这个包容开放的地方,港口上经常有进出口的货轮停靠,当其他地方还是庄严肃穆的黑灰蓝,这里的确良已经是五颜六色,衬衣翻出各种花领,这样的氛围,让她拥有着不一样的活泼。
两人很合得来,经常一起去逛第一百货商店。
沪市第一百货的前身是大新百货,民国建立,是远东第一个有扶手电梯和中央空调全天开放的百货商店,18扇大橱窗,4个出入口,6部电梯,两部扶手电梯,以前不仅有售货部,还有书画部,5楼为酒楼和舞厅,6到9楼有电影院和游乐场,顶层是屋顶花园。
公私合营以后,第一百货商店里面依然有许多中外新奇的商品,不仅本地人,外地人出差也专门从这里买东西带回去。
而同时期的县城,甚至很多不知道电梯和空调为何物,也没有什么高楼大厦,一脚踏进这里,就仿佛进入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
不过,裴曼宁没有这种感觉。
再神奇,都没有她的须弥界神奇,她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可以说被须弥界拉成无限大。
因为经常出门,裴曼宁现在能把沪上的方言,听懂七七八八。
她平时一个人也喜欢到郊区的买东西。
郊区附近的农民和渔民,会把菜,鱼,海鲜……装在竹框里,偷偷到黑市来卖,上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抓得也不严。
裴曼宁经常去的这个郊区,房子零零落落,附近有农田,坟墓,马场和牛奶棚,牛奶棚的篱笆里大牛小牛蹦蹦跳跳,门口在卖鲜牛奶,煮得浓郁奶香,买的人会自带钢盅锅子。
再往外围走,就是农民渔民卖东西的“黑市”。
这段时间,她从黑市里买到了一只母羊,一只小羊羔,还有一罐蜂蜜,不过,大多数时候是遇到卖海虾海鱼螃蟹海带的。
品种没见过的话,她也会买下来。
买回来之后,一部分丢进须弥界的小池塘里,引入灵溪水,虽然不是海水,但这些海虾螃蟹也能生长。
另一部分做成吃的,清蒸螃蟹,油焖虾,葱油螃蟹,白灼虾,香辣炒蟹,蒜香焗大虾,虾酱,蟹黄,蟹膏,蟹肉罐头……
蟹肉罐头和虾酱给宁砚和宋爷爷寄了一些,剩下一些,本来想寄给韩景沉和姜晔的,可是……
想了想,还是别寄了。
“裴同志,别忘了啊,后天和大家一起来我家吃饭!”
下午,裴曼宁刚从出版社出来,编辑部的林屿骑着自行车,经过裴曼宁身边的时候,又不忘嘱咐一句。
他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容,一口白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