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被沈明洲、邵炼的再次更新打破规律。
中国领土真正意义上的地大物博,让国外势力领教了遍。
这再也不是发一张新闻图片,就能准确定位大庆油田的时代。
哪怕是卫星发射基地四选一,他们都觉得哪一个地方都很像。
分析工作持续多年,渐渐随着微博上更新起其他内容,陷入停滞。
有经验的情报工作中,立刻找出了这些看似与沈明洲和邵炼深有关联的东西,与众不同的地方——
没有沈明洲和邵炼的声音。
更没有他们的身影。
“我们被发现了?”
不止一个国家陷入相同困惑。
可惜,没人能够为他们解除困惑。
情报分析需要来源,唯一提供沈明洲、邵炼现状的线索断了,分析机构也毫无办法。
垄断了全球网络、统一了智能系统的中国,想在地球上隐藏两个人的踪影,实在是太轻松。
更何况,他们待在普普通通的实验室,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基地里。
即使国外势力试图进行交涉,内部打探,直言不讳的说:“沈明洲和邵炼在进行机密实验。”
他们也没有证据。
只有中国岁月静好的安稳,还有王北壹谈笑风生的坦荡。
时间是最为不可思议的东西,它能够磨平人民群众的所有激动,也能消除狂热一时的追捧。
地月经济区的各种具体规划,渐渐展现在新闻报道之中。
大家的注意力,早已从没有成果的天才青年身上,投向了更远的星空。
复杂而庞大的航天运输系统,成为了地球通往月球的基础建设。
国家宣布,将会在2040年前,全面实现地球与月球之间,畅通无阻的宇宙运输。
人民群众陷入了一种“我国想致富先修路设定不崩”的狂热惊叹之中。
哪怕那是脚不沾地的真空,也不能阻止中国人民建设属于他们的天路。
十几年的时间,中国从未放弃实现这一伟大创举,每一项五年计划,都冲着2050年总目标拔足狂奔。
中国计划,向来只有提前完成的任务。
2036年,国家航天局再次举办了新闻发布会。
这一次,他们要发布的,是属于2040年全面建成的航天运输系统之中,关键的研究成果——
“奔月号”地月交通飞船。
广大网民朋友习惯了嫦娥探测器和玉兔太空车、鹊桥中继星,头一次听到“奔月交通飞船”的称呼。
发布会还没正式开始,“奔月交通飞船”这个特殊词汇,引发了大家的议论。
“奔月”带着一点航天的浪漫,“交通”却又显得多此一举。
说得好像宇航员们上天,搭载的宇宙飞船不是交通工具似的。
小部分人的疑惑,总会直击真相。
多出来的“交通”词汇,接地气得令不少人产生了不敢相信的猜测。
网络议论纷纷扰扰,拿不出一个统一观点。
连带着新闻直播间的弹幕,都杂乱无章没有派别。
然而,当正式的发布会开始时,登上发言台的发言人,立刻将直播间弹幕全部转变为了统一问号。
观众盯着年轻的发言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那位青年有着一张消失许久的熟悉面孔。
不再是大众记忆里稚嫩青涩的模样,却依旧能够让人一眼认出来。
那是沈明洲,又不再是大家熟悉的沈明洲。
以至于大家问号问号感叹号感叹号了好久好久,才有人回过神来,发送了一句:“沈明洲和邵炼果然是去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