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都市言情 > 我的超级科技树 > 第二十四章 黑蜂和蜂后

第二十四章 黑蜂和蜂后(1 / 2)

叶轩参照手机通讯的模式,准备给每十架无人机配一个‘保姆’,这个‘保姆’是一台小型的数据终端,负责调节这十架无人机之间的距离,同时发射比单架无人机信号更具有穿透性的高频信号,实现与工厂里那台中央计算机的远距离信号传输。 这样一来,操控的人只需要在控制界面上指定类似飞行速度、高度、目标地点等简单操作,剩下的就可以由计算机自助完成。 其次,叶轩准备对这次设计的无人机进行更深一步的改造。 刘莽拿石头打下一架无人机,让他对机身强度有了新的要求,既要坚固,同时具备抗冲撞的能力,需要设计很好的减震部件,用来保护里面脆弱的电子元件。 四个旋翼的外面要安装防撞外壳,避免叶片受损,同时也能防止高转速的旋叶意外伤人。 航拍功能也要升级,再添加一个热红外摄像头,能更容易捕捉目标。 最后,便是软件系统的升级了。 上次实战的时候,他的动态行为捕捉程序并没有尽善尽美。 这套程序,叶轩开发的时间不长,只在核心代码里面加了对成像画面中像素大小超过一定范围的移动物体进行预警的判断。 这就导致很多次有鸟从镜头里飞过、或者风把树梢吹得摇晃时,计算机便自动把摄像头的焦点移了过去,结果出现误判。 所以,这次完善系统的时候,他要把人的身体模型放进去,让计算机做出筛选。 当然,这样的话,光这一项工作的难度就很大了。 因为从不同角度,摄像头拍到的平面轮廓也不同,既对摄像器材的精度要求很高,又要掌握全套的人体动作数据库。 叶轩坐在电脑前弄着设计纲要,一直搞到晚上月上树梢。 计算了一下无人机升级的资金后,单架无人机造价达到七千元了。 而那架‘保姆’无人机因为要搭载高频信号发射器,一架都得五万出头。 而做生意最起码要讲究利润吧? 叶轩看着这成本已经不敢标价了,这玩意儿还真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起的。 不过绿树工业比别的商家最大的优势就是加工设备不要钱! 零成本的生产设备现金支出,是这款无人机的市场最大优势。 叶轩从网上查了一下航拍无人机的售价,像采用最基本的日光拍摄设备,能够续航半小时,图像传输一千米的无人机,售价普遍在3000~5000左右。 这些无人机都有一个特性,那就是容易坏。 塑料制成的外壳,虽然很好地减轻了起飞重量,但也频繁出现因为操作不当,磕了摔了的情况。 而且在高空遇到强风时,塑料无人机因为重量轻,极易发生侧翻,在气候恶劣的环境下很难完成监测任务。 所以,当初叶轩全部用轻质合金钢作为机身原材料时,就是秉承一个理念,耐摔。 当然,在山洞那次被刘莽拿石头干下来的事情是没办法的… 在网上逛了一圈后,他心里对自己设计的这款无人机价位也有了个大概的判断。 总之,到谈生意的时候待价而沽。 第二天一早,凤凰山的工厂内就响起了机器开动的声音。 叶轩给这升级改动后的无人机起了个名字,叫做‘黑蜂’。 图纸里的新款黑蜂无人机,看起来‘胖’了一些,那是因为整个机身材料的厚度足足翻了一倍,内部还被填上了许多减震材料。 多了这么多重量,直接让原来两个小时的续航时间变成了半小时。 为了提升工作时间,叶轩又提高了一部分造价,采购了国内市场上性能最好的小型锂电池组。 就苹果大小的那么一块锂电池,售价就要两千,搞得他很想去偷人家的生产技术,然后自己搞… 四块串联的锂电池组,直接让单架黑蜂造价成功破了一万五的大关…同时也让其续航时间激增到三个小时。 等第一架黑蜂无人机的模块零件都生产出来后,工厂门口也响起了汽车鸣笛的声音。 “快递来的挺快啊!” 厂门口停着一辆送快递的货车,上面拉着叶轩在网上采购的一些设备。 为了尽快得到搭载在黑蜂上的设备,叶轩秉性一个原则:速度不够,拿钱来凑! 在给厂家的发货人负责人打去了几千块钱的好处费

最新小说: 帝心不在 从饕鬄开始吞噬进化 来到蒸汽工业的新世界 他可是赵二杆子 华娱:身怀系统,偏要当烂片之王 重生都市之修真弃少 惊!我家杂货铺成精了 陆总以死谢罪,南小姐拒不回头! 娱乐:让你捡属性,没让你捡白露 我们并不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