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于这个世界的物体。我知道,这是由万千小光点汇聚而成的,而它们汇聚的目的只有一个,吞噬在漩涡边上打转的木船。
巨大的光球慢慢浮上湖面的上方,而雨点落在发光体上面,很快就变成了一缕缕的青烟,它周围的湖水,也仿佛沸腾了一般,弥散着炙热的水汽。球体如同会呼吸一般,光亮一明一暗,好像也在观察着我们。
漩涡的边缘开始刮起一股股的旋风,形成无数三尺多高的小水柱,好像在水面不停的跳跃。我们头顶的天空已经暗如锅底,隐隐的还有雷声传来。船的晃动小了些,但我们都清楚这平静只是暂时的,木船即将面对的是更加猛烈的风浪。
这时,老黄已经帮曾茜把采水桶拉上了木船,扶着她进了驾驶舱,蹿到舵轮旁,一手按着舵轮,对老齐喊着:“老齐,水龙卷马上就来了,木船禁不住的,快加速右满舵。”
老齐的视线没有离开漩涡,冷冷地说道:“我知道,漩涡还在加速,还要绕几圈,现在速度不够。”
老黄猛地推了一把老齐,想抢下舵轮。“没有时间了,不转向就出不去了。”没曾想,这一把没有推动老齐,两人都仅仅攥着舵轮,僵持起来。
我从后面一把抱住老黄,在他耳边喊道:“老黄,松手,生死一瞬,只能听一个人的。”
我没有听清老黄争辩的是什么,他的手刚刚松开,那巨大的号角声再次响起。这回,我们都听明白了,是那巨大发光球中心发出的声音。而漩涡中,还有更多的小光点向光球汇聚,这一次,不再是融入光球,而是在光球旁边旋转着,而渐渐形成十几米长的十几条光链。
曾茜在我旁边叫到:“常叔,看,这些光点组成的是鞭足,和显微镜里的发光生物的一样。”我一下明白了曾茜的意思,显微镜中的发光微生物,我们可以看做人体的一个基本细胞结构,而现在,无数的细胞正在重组成一个庞然大物,而它也会保留单一细胞的特征。的确,除了没有看到带刺的硬壳,现在我们面前的已经很像显微镜下的生物。
与老齐的预判一致,漩涡再次加速,木船的剧烈抖动让我觉得它随时可能散架。发光物的鞭足离我们的船舷已经不到十米远,我们已经可以感觉到它周身散发的滚滚热浪,闻到它那股刺鼻的腥臭味道。老齐高声喊道:“都找个东西抱紧了,要冲了。”
在木船又飞速的旋转一周之后,老齐猛地向右按下的舵轮,甚至把半个身子都压了上去,另一只手将发动机的转速柄推到了头。船头在漩涡中划出一道白浪,船体也向右侧倾斜了起来。在木船右舷快要侵入水中的一刹那,巨大的离心力作用下,木船在漩涡的外沿腾空而起,左右不停摇摆着,足足飞行了五六秒钟,才又重重地跌进鄱阳湖里。
与水面接触的一刹那,伸出船体的几根圆木纷纷从中折断,不知是狗子还是顺子,被巨大的撞击抛了出去。我抓着门框上的铁柱,老黄和曾茜紧紧抱着驾驶舱正中的铁梁,只是老齐没有合适的抓附之物,身体腾起几乎触到了驾驶舱的舱顶,又重重地拍在地上,一动不动了。
木船又剧烈晃动了几下,稳定了下来,但发动机依旧轰鸣着,船还在向前行驶。我跑到老齐跟前,扶起他。看他脸色铁青,鼻孔淌着血,右手手臂似乎也骨折了。我扶他时,他从昏迷中醒转过来,努力想站起身,但似乎已没了气力,见老黄也走了过来,对他说道:“老黄,这回你可以掌舵了,别停机,能有多远跑多远。”
老黄拍了拍他的肩膀,站起身,扶住舵轮,我把老齐交给曾茜,向船尾看去。
这会儿,我们离漩涡有了近两三百米的距离,而漩涡的中心一道十几米粗细的水龙卷已经腾空而起,在光球的照射下,变换着光怪陆离的颜色。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