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做首诗供大家品鉴,如何?”
所有人都等着他栽跟头呢,因为他只有十八岁,更无名作流传于世,又是文士身份,在诗词歌赋方面肯定是弱项。
馨儿也做出请的姿势,而且面含期待之色。
不就是作诗嘛,不会做还不会抄吗?
前世的他因为对书法兴趣浓郁,除了临摹也会高一些创作,古人诗词是首选内容,对各朝代的诗词都有研究。
他拿起毛笔,蘸墨后在纸上写下:浅红淡白间深黄,簇簇新妆阵阵香。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
这是明代诗人丘浚的《咏菊》,寓意深刻。
院中的五月菊正好是以粉、米黄和深黄三种颜色为主,是为应景。
几个老学究一边捋着胡子一边点头,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做出一首七言诗,而且甚合院中开满五月菊的景象,算得上才思敏捷。
但年轻一些的人就不这么想了,有人用酸溜溜的语气说:“此次文会由馨儿小姐主持,加上满园姹紫嫣红和高朋满座,本该是盛会,秦案首做如此哀怨之词,有些煞风景吧?”
秦墨淡然一笑,并未往心里去。
馨儿姑娘对这种负有情怀的诗词很感兴趣,反驳说:“诗词本就是为了抒情,悲喜皆是情,何来煞风景一说。”
听到这样的评论,之前开口的人闹了个大红脸,赶紧低下头缩进人群。
秦墨开口说:“多谢姑娘仗义执言,不过刚才这位仁兄说的也有几分道理,学生不才,愿再做一首诗,送给园主和各位宾客品鉴。”
说完,他换了一张纸,抬笔写到:薰风殿阁樱桃节,碧纱窗下沈檀爇。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野人知趣甚,不向炎凉问。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
这是一首《菩萨蛮》,字字珠玑。
馨儿姑娘眼睛一亮,用好听的声音将整首诗念出来,现场变得十分安静。
秦墨嘴角上扬,心道小爷来自九百年后的现代,虽说错过了诗词最为兴盛的唐朝和大宋前半段,但足以对付你们这些土包子。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