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国防军攻陷,对于国防军攻下台湾将是里程碑的的突破。
要知道,此时日本他台湾有两大最重要的港口,一就是台湾北部的基隆港,也是台湾的第一大港,另外一个就是台湾南部的高雄港,是日本在台湾新开拓的港口,此时已经是台湾南部地区最大的港口了,也是日本航母舰队的补给基地之一。
通过这段时间,国防军指挥部得到了大量来自于已经潜入基隆港的,叶寒带领的“蛟龙”特战队发来的情报,将他们所摸清楚的基隆港的大体情况如实的告知指挥部,为国防军指挥部制定进攻基隆的计划提供了情报支持。
很快,在赵汉青的命令下,国防军作战指挥部就制定好了针对进攻基隆的作战计划,上报给赵汉青批准后,就正式开始执行,赵汉青将这一作战计划命名为“驱虎”,就是赶走盘踞在台湾的日本这头恶虎。
要想攻下基隆,首先就需要国防军海陆空三军的协调作战,第一要获得台湾北部上空的制空权,空袭基隆港口,瘫痪港口内停泊的日本军舰,随后国防军陆军将在海军的护运下在基隆港登陆,进攻基隆。
陆军方面北方军区第二集团军的第4、5两个军早就已经在浙江沿海集结完毕,他们也将是这次“驱虎”作战计划的陆军主力,之前国防军已经在台湾北部地区登陆了两个师的兵力,之后由于天气原因剩下的部队就一直滞留在浙江沿海。
空军这边,此时集结在浙江、福建两省是空军部队,已经达到了两个航空飞行团的战斗机部队,还有一个航空团的轰炸机编队,飞机总数达到了300余架,这还只是初期,后来因为日本“加贺”号航母舰队的出现,国防军再次向福建调集了一个航空团的战斗机编队。
随着为了执行“驱虎”计划当中的控制台湾上空制空权,空袭基隆港的作战要求,赵汉青再次下令从内地其中军区调集来了一个航空团的战斗机编队,和一个航空团的轰炸机编队,这时候国防军在浙江、福建两省汇集的空军飞机就已经达到了惊人的近700架,可以说是规模空前。
同时赵汉青也下令让华夏的两家飞机制造厂加大战机的生产量和生产速度,而且再次向华夏各大学校征收飞行员,为华夏空军储备人才。
赵汉青之所以下达这两个命令,一是因为赵汉青从这次对台作战当中,感觉到此时华夏的飞机数量还是太少,这次国防军空军动用的这近700架的战机,就差不多是国防军近一半的飞机数量了,远远比不上英美等国的飞机数量,甚至连日本的都比不上。
二是因为赵汉青知道二战快要临近了,到时候世界各国对飞机的需要将很大,华夏也不例外,这这场世界性的灾难中,谁也别想独善其身,这时候多生产些飞机没有坏处,到时候用不完可以出口给其他国家嘛!
至于飞行员的招收选拔,当然也是为了应对未来大战的需要了,光有战机,没有飞行员,那也是白搭,所以从一开始赵汉青就特别注重空间飞行员的选拔训练,现在他只不过再次下令强调了一番而已。
而国防军这次在浙江、福建两省主要有四大空军机场,分别是福州、衢州、宁波、厦门的三大空军机场,这四个机场分别两个在浙江,两个在福建,其中厦门和福州的机场距离台湾北部较远,而浙江的这两处机场距离台湾基隆较近,所以这次浙江机场起飞的主要是轰炸机编队,他们的任务就是空袭轰炸基隆港口。
而福建的两处机场这是战斗机的主要起飞机场,他们则是要拖住台湾附近所有的日军战机,使他们无暇分身去支援国防军轰炸机编队空袭轰炸基隆。
这四个机场之间距离较远,要想同一时间对目标进行轰炸,让日本人没有反应时间,对于国防军各机场战机起飞时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