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敢揣测三哥的意思,可是,这个时候,他一定要表达自己的心意。
是对三哥的尊重,也是对九哥的情义。
李忠大笑。
“朕果然没有看错你。”
“在这个时候,敢为老九求情的,恐怕只有你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了。”
他撩起龙袍,立起身子,走到香炉前。
看着袅袅烟香升起,盘盘旋旋地消失在夜色之中,他深深地吸上一口。
“龙涎香。”
“朕以往总是要有龙涎香的陪伴才可入睡,可是不知为何,在做下调令老九回京的决定后,朕居然没有它,也破天荒地睡了个好觉。”
“回来罢,回来罢。母后惦着他,盼着他,朕又何尝不是?”
“他是你的九哥,也是朕的九弟,是朕的手足,断了就再也生不出新的手足啊。”
李忠伸手,拿出香枝,用力,香枝折断,灰色的香烬在案几上划出一道深而笔直的痕迹。
“明日,明日就启程,如何?”
******
送走李忠,卫中鸿父子相偕走向书房,清退所有下人。
已是卯时。
不过冬日的卯时仍是漆黑一片,卫中鸿点上一盏油灯,父子二人面对低声耳语。
“皇上真的打算接回九王爷?”
卫中鸿似乎难以置信。
“是。”
卫奕点头,“皇上的确如此吩咐孩儿,并道明日就启程。”
“不可思议,不可思议。”
卫中鸿频频摇头,“皇上此举,当真令为父讶异。古来只有赶尽杀绝,如天子这般放虎归山的,少之又少。”
卫奕倾了倾身子。
“爹爹,其实过去的事情孩儿已经记得不太清楚。孩儿当然知道,有些事情知道得越少越好,所以,一直也未深入问及。不过,事已至此,不知爹爹能不能详细告之?”
卫中鸿叹口气。
“你那时还小,记得不清楚也是常理之中。何况,正如你所说,有些事情的确是知道得越少越好。”
“其实过去的事,为父知道的也不多,有道听途说的,有亲眼目睹的。你若想了解,为父就把知道的全告诉你罢。”
卫奕屏住呼吸。
“李氏家族夺得天下时,太祖李克已是古稀之年。多年的战争灾难早已令这位老人满身伤痕,壮士未酬,即使贵为天子,也逃不开凡人的两大心结,一是如何令自个儿活得久一些,二是如何令李家王朝存得久一些。”
“太祖一面大力派道士去四处寻找丹矿炼制可以长命百岁的丹药,一面密集召来幕僚、朝官商议,如何在几个皇子之中挑选出一个最适合继承皇位之人。”
“太祖膝下原先一共有五子,除了长子已经战死,十子年幼,三子、六子和九子全是适龄人选。”
“不过,六子李康性子一向懒散,风评不高,上战场时就是个贪生怕死之辈,听说有次还差点被敌军俘虏,是太祖与三子、九子一同上阵,才把他从敌营中救回来。”
“六子大难不死,性子更加消极,整日里只知道赏个花、观个鸟什么的,对国家、政事一概不理,所以,皇位之争,也就是三子和九子之争。”
“也就是三哥和九哥?”
卫奕忍不住插嘴问道。
卫中鸿点头,“是的,当年的皇上和九王爷,都是倍受众人推崇之辈。皇上善兵法,懂策略,事事运筹帷幄,九王爷善骑射,懂用人,事事身先士卒。兄弟二人联